论高等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理论基础 | 第10-19页 |
一、职业生涯辅导的涵义 | 第10-11页 |
二、国外的相关理论 | 第11-15页 |
(一) 职业选择理论 | 第12-13页 |
(二)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13-14页 |
(三) 职业锚理论 | 第14-15页 |
三、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 职业生涯辅导的哲学基础 | 第16-17页 |
(二) 职业生涯辅导的社会学基础 | 第17页 |
(三) 职业生涯辅导的教育学基础 | 第17-18页 |
(四) 职业生涯辅导的心理学基础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意义 | 第19-26页 |
一、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一)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 第19-20页 |
(二)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二、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2-24页 |
(一)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紧迫性 | 第23-24页 |
三、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作用 | 第24-26页 |
(一) 教育作用 | 第24-25页 |
(二) 桥梁作用 | 第25页 |
(三) 引导作用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原则与策略 | 第26-42页 |
一、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基本原则 | 第26-29页 |
(一) 人本化原则 | 第26-27页 |
(二) 系统化原则 | 第27-28页 |
(三) 专业化原则 | 第28-29页 |
二、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策略 | 第29-42页 |
(一) 健全职业生涯辅导的工作体系 | 第29-32页 |
(二) 完善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结构 | 第32-38页 |
(三) 丰富职业生涯辅导的方式 | 第38-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