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论企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浙江省温州企业集群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7-11页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7页
    二、企业集群的概念第7-8页
    三、企业集群的内在机理第8-11页
第二部分 温州企业集群的成因、条件及竞争优势第11-24页
    一、温州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优势第11-15页
        (一) 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第11-13页
        (二) 企业集群的优势分析第13-15页
    二、温州企业集群形成的背景和基础第15-18页
        (一)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历史传统第16页
        (二) 改革开放、面向市场的制度背景第16-17页
        (三) 务实敢为的瓯越文化和东方式的人文环境第17页
        (四)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第17-18页
    三、典型案例分析:温州柳市镇企业集群第18-24页
        (一) 柳市中小企业集群概况第18-20页
        (二) 柳市中小企业集群的特点第20-21页
        (三) 柳市低压电器企业集群成因分析第21-24页
第三部分 企业集群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24-33页
    一、基于企业集群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第24-26页
        (一) 企业集群经济在解决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第24页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逻辑第24-25页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第25-26页
    二、企业集群成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第26-31页
        (一)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分析第26-28页
        (二) 基于企业集群的产业劳动力结构演变第28页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的转移——农村城镇化进程第28-29页
        (四) 基于企业集群成长的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分析第29-31页
    三、影响企业集群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第31-33页
        (一) 制约企业集群发展的因素第31-32页
        (二)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第32-33页
第四部分 因地制宜、引导企业集群的发展,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第33-39页
    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改善企业集群结构第34-35页
        (一)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提升传统产业第34页
        (二) 利用比较优势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第34-35页
    二、依托科技来弘扬区域特色文化和发展企业集群第35-37页
        (一)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第35-36页
        (二) 重视弘扬区域特色文化第36-37页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企业集群发展的其他政策取向第37-39页
        (一)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第37-38页
        (二)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第38-39页
注释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菌渣施用下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含量变化及环境风险评价
下一篇:论高等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