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内研究状第10-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民族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5-21页
    2.1 民族精神的内涵第15页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15-16页
    2.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第16-19页
        2.3.1 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第16-17页
        2.3.2 有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第17页
        2.3.3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发奋学习第17-18页
        2.3.4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18页
        2.3.5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3章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第21-29页
    3.1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成绩第21页
    3.2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3.2.1 培育内容时代性不够突出第22页
        3.2.2 培育途径创新不够第22-23页
        3.2.3 民族精神理解存在偏差第23页
        3.2.4 培育机制有待完善第23页
        3.2.5 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第23-24页
    3.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4-28页
        3.3.1 培育队伍参差不齐第24-25页
        3.3.2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第25-26页
        3.3.3 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第26-28页
        3.3.4 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第29-43页
    4.1 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第29-31页
        4.1.1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第29-30页
        4.1.2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一致第30页
        4.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第30-31页
        4.1.4 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第31页
    4.2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第31-33页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第31-32页
        4.2.2 坚定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第32页
        4.2.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第32-33页
    4.3 重视学校培育工作第33-39页
        4.3.1 丰富培育内容第33-35页
        4.3.2 创新培育形式第35-37页
        4.3.3 优化培育队伍第37-38页
        4.3.4 完善培育机制第38-39页
    4.4 形成多方教育合力第39-41页
        4.4.1 提高学生个人认知第39-40页
        4.4.2 加强家庭环境影响第40页
        4.4.3 重视社会环境的引导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下一篇:上部设置消能器的基础隔震钢—混组合结构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