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用于生物样品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36页
    1.1 毛细管电泳简介第13页
    1.2 毛细管电泳柱技术第13-15页
        1.2.1 毛细管涂层技术简介第13页
        1.2.2 毛细管涂层技术新进展第13-15页
    1.3 毛细管电泳添加剂第15-18页
        1.3.1 毛细管电泳添加剂应用简介第15-16页
        1.3.2 毛细管电泳添加剂新进展第16-18页
    1.4 毛细管电泳研究新进展第18-21页
        1.4.1 毛细管电泳方法新进展第18-19页
        1.4.2 毛细管电泳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第19-21页
    1.5 氧化石墨烯及其相关应用第21-25页
        1.5.1 氧化石墨烯简介第21-24页
        1.5.2 氧化石墨烯的应用第24-25页
    本文选题思路第25-26页
    缩写对照表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苯硼酸功能化反应型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其在尿液中痕量神经递质检测中的应用第36-56页
    2.1 前言第36-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0页
        2.2.1 仪器、试剂和溶液配制第37-38页
        2.2.2 样品处理第38页
        2.2.3 涂层毛细管的制备第38-39页
        2.2.4 电泳条件第39-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2.3.1 苯硼酸功能化反应型涂层毛细管的表征第40-42页
        2.3.2 苯硼酸功能化反应型涂层毛细管对毛细管电泳性能的影响第42-48页
            2.3.2.1 涂层毛细管在混合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的性能第42-45页
            2.3.2.2 涂层毛细管在硼酸-硼砂混合缓冲体系中的性能第45-46页
            2.3.2.3 苯硼酸空间结构对反应型涂层毛细管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2.3.2.4 机理讨论第48页
        2.3.3 苯硼酸功能化的反应型涂层毛细管用于检测尿液中的痕量神经递质第48-50页
            2.3.3.1 方法性能评估第48-49页
            2.3.3.2 方法应用第49-50页
        2.3.4 m-涂层毛细管用于细胞分离第50-51页
    2.4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对于毛细管电泳性能的影响第56-70页
    3.1 前言第56-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3.2.1 仪器、试剂和溶液配制第57页
        3.2.2 电泳条件及氧化石墨烯的合成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3.3.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58-59页
        3.3.2 保留因子K'的定义及推导第59-62页
            3.3.2.1 酸性条件第61-62页
            3.3.2.2 碱性条件第62页
        3.3.3. 实验验证第62-66页
            3.3.3.1 缓冲溶液粘度、离子强度的影响第62-63页
            3.3.3.2 其他条件的影响第63-66页
    3.4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作添加剂的用于蛋白质及中性污染物分离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第70-79页
    4.1 前言第70-71页
    4.2 实验部分第71页
        4.2.1 仪器、试剂和溶液配制第71页
        4.2.2 电泳条件第7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1-77页
        4.3.1 中性物质分离第71-75页
            4.3.1.1 含有不同基团中性物质的分离第71-73页
                4.3.1.1.1 电压对分离的影响第72-73页
                4.3.1.1.2 缓冲溶液pH对分离的影响第73页
                4.3.1.1.3 氧化石墨烯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73页
            4.3.1.2 同分异构体中性物质的分离第73-75页
                4.3.1.2.1 电压及缓冲溶液pH对分离的影响第73-74页
                4.3.1.2.2 氧化石墨烯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74-75页
        4.3.2. 蛋白质分离第75-77页
    4.4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79页
第五章 在线富集检测高原苜蓿根部有机酸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第79-96页
    5.1 前言第79-80页
    5.2 实验部分第80-81页
        5.2.1 试剂和溶液配制第80页
        5.2.2 样品处理第80-81页
        5.2.3 电泳条件第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92页
        5.3.1 富集条件优化第82-86页
            5.3.1.1 富集区带中Al~(3+)和壳聚糖浓度的影响第82-84页
            5.3.1.2 进样时间和富集区带长度的影响第84-86页
        5.3.2 分离条件优化第86-88页
            5.3.2.1 缓冲溶液组成对分离的影响第86页
            5.3.2.2 分离电压的影响第86-87页
            5.3.2.3 CTAB和脱氧胆酸钠浓度的影响第87-88页
        5.3.3 方法评价第88-89页
        5.3.4 方法应用第89-92页
    5.4 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结论第96-98页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保险业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元前两千纪河湟及其毗邻地区的食谱变化与农业发展—稳定同位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