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绪言 | 第8-1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方法 | 第9-10页 |
2. 违法犯罪青少年 | 第10页 |
3. 矫正教育 | 第10-11页 |
(三) 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方法 | 第11-14页 |
2. 国内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3.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其矫正教育的研究 | 第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 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2. 访谈法 | 第16页 |
3. 行动研究 | 第16-19页 |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 第19-39页 |
(一) 微观系统分析:自我系统分析 | 第19-22页 |
1. 青春期生理因素 | 第20页 |
2.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 第20页 |
3. 认知能力、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能力不足 | 第20-21页 |
4. 法律意识淡薄 | 第21页 |
5. 适应能力弱 | 第21-22页 |
(二) 中观系统分析:家庭、学校与朋辈群体系统分析 | 第22-25页 |
1. 家庭系统 | 第22-23页 |
2. 朋辈系统 | 第23-24页 |
3. 学校及教育系统 | 第24-25页 |
(三) 宏观系统分析:社会结构与文化分析 | 第25-27页 |
1. 社会分层和分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社会地位的影响 | 第26页 |
3. 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 第26-27页 |
4. 媒体的影响 | 第27页 |
(四) 系统之间的互动分析 | 第27-39页 |
1. 家庭系统与朋辈系统的"推拉"(微观—中观) | 第28-31页 |
2. 社会宏观系统的综合影响(宏观—中观—微观) | 第31-33页 |
3. 宏观系统分析的应用:社会支持与保障系统缺失与青年农民工违法犯罪 | 第33-39页 |
三、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的工作方法 | 第39-57页 |
(一)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通用模式 | 第39页 |
(二) 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综合评估 | 第39-41页 |
(三) 个人辅导——自我的改变与成长 | 第41-48页 |
1. 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 第42-43页 |
2. 矫正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 | 第43-44页 |
3. 发展抗逆力 | 第44-48页 |
(四) 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 | 第48-53页 |
1. 家庭系统工作的基本方法 | 第48-49页 |
2. 从个人抗逆力到家庭抗逆力的发展 | 第49-53页 |
(五) 学校——朋辈系统的工作 | 第53-57页 |
1. 建立学校——朋辈群体的支持系统 | 第53-55页 |
2. 学校法制教育的加强 | 第55-57页 |
四、总结与讨论 | 第57-61页 |
(一) 基本研究发现:理论反思与实践总结 | 第57-58页 |
(二) 讨论:应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批判与回应 | 第58-59页 |
(三) 本研究的局限 | 第59-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