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页
一、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概述第9-22页
 (一)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概念第9-11页
 (二)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特征第11-13页
  1.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第11-12页
  2. 实践训练的系统性第12页
  3. 教学效果的多重性第12-13页
  4. 以学生为本位第13页
 (三)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第13-18页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本体论基础第13-14页
  2. 后现代知识观——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第14-15页
  3.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价值论基础第15-18页
 (四)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第18-22页
  1. 知识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第18-19页
  2. 学习观——由"被动学习"到"有意义学习"第19-20页
  3. 学生观——由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第20-21页
  4. 教师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第21-22页
二、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价值第22-30页
 (一) 身临其境: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之比较第22-24页
 (二) 知行合一: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与讨论式教学法之比较第24-27页
 (三) 形式灵活: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与诊所式教学法之比较第27-30页
三、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第30-34页
 (一) 预备阶段——激发兴趣第31页
 (二) 提示阶段——感知案例第31-33页
  1. 拟定方案第31-32页
  2. 分配角色第32-33页
 (三) 联想阶段——理解案例第33页
 (四) 应用阶段——模拟开庭第33-34页
 (五) 总结阶段——总结评估第34页
四、模拟法庭教学方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34-37页
 (一)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学科运用第34-36页
 (二)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教学评估第36页
 (三) 关于如何还原取证、调查等构建事实部分的思考第36-37页
五、结语第37-3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9-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选举权平等性保障机制研究
下一篇: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以在HD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