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秸秆还田研究第13-21页
     ·秸秆资源现状第13-14页
     ·秸秆还田技术第14-15页
     ·秸秆还田对作物的影响第15-16页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第16-18页
     ·秸秆腐解的研究第18-20页
     ·秸秆还田的不利影响第20-21页
   ·氮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第22-23页
第二章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第23-30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试验地概况第24页
     ·试验设计第2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4页
     ·数据处理第24-25页
   ·结果分析第25-27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第25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施氮处理下产量及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第26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粗蛋白质的影响第26-27页
   ·讨论第27-28页
   ·结论第28-30页
第三章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第30-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地概况第31-32页
     ·试验设计第3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2页
     ·数据处理第32页
   ·结果分析第32-36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第32-34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第34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冬小麦磷钾吸收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第34-35页
     ·秸秆还田及施氮量对 0~2 m 土层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第35-36页
   ·讨论第36-37页
   ·结论第37-39页
第四章 不同水氮条件下的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第39-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供试土壤第40页
     ·供试秸秆第40页
     ·试验方法第40-41页
     ·测定方法第41页
     ·数据统计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秸秆干物质释放率变化第41-43页
     ·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秸秆碳释放率变化第43-44页
     ·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秸秆氮释放率变化第44-45页
     ·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秸秆磷释放率变化第45-47页
     ·不同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秸秆钾释放率变化第47-48页
   ·讨论第48-50页
     ·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腐解速度第48页
     ·小麦与玉米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特征第48-49页
     ·秸秆种类、土壤水分和氮素对秸秆腐解的影响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产量性状遗传分析及基于QTL定位的最优基因型预测
下一篇: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的遗传及黄化基因gr1的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