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第2章 数学建模思想的理论研究 | 第12-18页 |
| 2.1 国内外数学建模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1.1 国外数学建模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2.1.2 国内数学建模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2 数学建模及数学建模思想 | 第13-15页 |
| 2.3 数学建模与应用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 第15-16页 |
| 2.4 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学建模 | 第16-18页 |
| 第3章 当前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18-24页 |
|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8页 |
| 3.2 调查结果及讨论 | 第18-22页 |
| 3.2.1 问卷调查结果 | 第18-19页 |
| 3.2.2 访谈调查结果 | 第19-21页 |
| 3.2.3 测试结果 | 第21-22页 |
| 3.3 影响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 第22-24页 |
| 3.3.1 学生方面 | 第22页 |
| 3.3.2 教师方面 | 第22页 |
| 3.3.3 社会环境方面 | 第22-23页 |
| 3.3.4 其他方面 | 第23-24页 |
| 第4章 高中数学建模主要类型及教学设计 | 第24-38页 |
| 4.1 高中数学建模常见类型 | 第25页 |
| 4.2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 | 第25-36页 |
| 4.2.1 集合模型 | 第26-27页 |
| 4.2.2 函数模型 | 第27-29页 |
| 4.2.3 向量模型 | 第29-31页 |
| 4.2.4 统计与概率模型 | 第31-32页 |
| 4.2.5 数列模型 | 第32-33页 |
| 4.2.6 不等式模型 | 第33-34页 |
| 4.2.7 导数模型 | 第34-36页 |
| 4.3 综合模型及复杂模型例举 | 第36-38页 |
| 第5章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 第38-49页 |
| 5.1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 第38-39页 |
| 5.2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选题范围 | 第39-40页 |
| 5.2.1 从课本中改编而来的数学建模题目 | 第39页 |
| 5.2.2 教师根据日常生活自己编写数学建模题目 | 第39-40页 |
| 5.2.3 学生根据自己生活提出的数学建模题目 | 第40页 |
| 5.3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40-42页 |
| 5.3.1 学生方面 | 第40-41页 |
| 5.3.2 教师方面 | 第41-42页 |
| 5.3.3 其他方面 | 第42页 |
| 5.4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 | 第42-49页 |
| 5.4.1 教学案例 | 第42-48页 |
| 5.4.2 教学后的总结分析 | 第48-4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