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轮毂电动车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轮毂电动车横摆稳定控制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轮毂电动车质心侧偏角估计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质心侧偏角的LPV估计方法第17-42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车辆动力学系统建模与分析第17-25页
        2.2.1 轮胎模型第17-20页
        2.2.2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20-23页
        2.2.3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分析第23-25页
    2.3 质心侧偏角LPV估计器设计第25-32页
        2.3.1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LPV描述第25-28页
        2.3.2 估计器设计第28-32页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2-41页
        2.4.1 仿真环境及工况设置第32-33页
        2.4.2 方向盘转角阶跃输入第33-36页
        2.4.3 方向盘转角连续正弦输入第36-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质心侧偏角的PWA估计方法第42-57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分段仿射车辆动力学系统建模第42-46页
        3.2.1 极限工况下车轮侧向力特性分析与建模第42-44页
        3.2.2 分段仿射车辆动力学模型第44-46页
    3.3 质心侧偏角PWA估计器设计第46-47页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3.4.1 方向盘转角阶跃输入仿真第48-52页
        3.4.2 方向盘转角正弦连续输入仿真第52-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估计方法的适应性分析和融合第57-75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LPV估计方法和PWA估计方法的适应性分析第57-66页
        4.2.1 前后轮皆未饱和情况仿真分析第58-59页
        4.2.2 前轮饱和但后轮未饱和情况仿真分析第59-63页
        4.2.3 前后轮皆饱和情况仿真分析第63-66页
    4.3 质心侧偏角的运动学估计方法第66-68页
    4.4 估计方法融合第68-69页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9-74页
        4.5.1 正弦延迟工况仿真第69-72页
        4.5.2 蛇形工况仿真第72-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行程精密直线运动平台的滑模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ROS的惯性导航和视觉信息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