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英宗经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经筵概说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1-16页
    第四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经筵制度的确立第17-23页
    第一节 明前期经筵沿革第17-19页
    第二节 经筵确立的过程第19-20页
    第三节 经筵确立的原因第20-23页
        一、英宗自身成长的需求第20-21页
        二、长辈的关心第21页
        三、儒臣价值实现的需求第21-23页
第二章 明英宗经筵形式与内容第23-38页
    第一节 举行时间第23-25页
    第二节 举行场所第25-27页
    第三节 经筵仪式第27-31页
    第四节 参与人员第31-36页
        一、听讲人员第32页
        二、经筵讲官第32-36页
    第五节 进讲内容第36-38页
第三章 明英宗经筵的特点第38-46页
    第一节 教育性第38-40页
        一、缉熙圣学第38-39页
        二、广育第39-40页
    第二节 仪式性第40-42页
        一、仪式的确立第40-41页
        二、仪式的繁琐第41-42页
    第三节 君臣关系的特殊性第42-46页
        一、特殊的惦念第42-44页
        二、丰厚的赏赐第44-46页
第四章 明英宗经筵的影响第46-53页
    第一节 增强了英宗治国的能力第46-48页
        一、治乱化民第46-48页
        二、任贤不贰第48页
    第二节 提升了文官的政治地位第48-51页
        一、无形的身份提升第49-50页
        二、具体的地位提升第50-51页
    第三节 造成仪式为主教育为次的局面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析桑耶译经院的特点和优势
下一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国立大学为中心(1927—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