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前言 | 第11-23页 |
| 1.1 研究依据 | 第11-13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 2.1 实验对象及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 2.2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 2.3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 2.5 负重重量及方式选择 | 第25页 |
| 2.6 实验数据采集 | 第25-26页 |
| 2.6.1 运动学参数采集 | 第26页 |
| 2.6.2 时间空间参数 | 第26页 |
| 2.6.3 表面肌电的采集 | 第26页 |
| 2.7 数据处理分析 | 第26-27页 |
| 2.7.1 运动学参数的分析 | 第26-27页 |
| 2.7.2 时间空间参数 | 第27页 |
| 2.7.3 表面肌电的分析 | 第27页 |
| 2.7.4 数据统计 | 第27页 |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3.1 运动学参数 | 第27-32页 |
| 3.1.1 健侧下肢负重对于双下肢摆动期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1.2 健侧下肢负重对于双下肢支撑期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1.3 在步态周期中双下肢摆动期所占比率变化 | 第29-30页 |
| 3.1.4 健侧下肢负重对双侧跨步长的影响 | 第30页 |
| 3.1.5 健侧下肢负重对双侧步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1.6 健侧负重对双下肢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 第31页 |
| 3.1.7 健侧负重对双下肢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2 表面肌电参数 | 第32-39页 |
| 3.2.1 健侧下肢负重对胫骨前肌的支撑期肌电的影响 | 第32页 |
| 3.2.2 健侧下肢负重对摆动期胫骨前肌肌电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3 健侧下肢负重对支撑期腓肠肌肌电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2.4 健侧下肢负重对腓肠肌的摆动期肌电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2.5 健侧下肢负重对股二头肌的摆动期肌电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2.6 健侧下肢负重对股二头肌的支撑期肌电的影响 | 第36页 |
| 3.2.7 健侧下肢负重对股直肌的支撑期肌电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2.8 健侧下肢负重对患侧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协同收缩比的影响 | 第38页 |
| 3.2.9 健侧下肢负重对患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协同收缩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6页 |
| 4.1 健侧下肢负重对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 第39-42页 |
| 4.2 健侧下肢踝关节负重对sEMG参数的影响 | 第42-44页 |
| 4.3 健侧下肢踝关节负重对步态协调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 5 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 5.1 局限性 | 第47页 |
| 5.2 创新性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附表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