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基于“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学生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以昆明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术语与符号说明第12-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7页
    1.2 核心名词界定第17-20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0-21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1.4 研究的思路第21-24页
        1.4.1 研究假设第21-22页
        1.4.2 研究的计划第22页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2-24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24-2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6-53页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与方法第26-28页
    2.2 几何发展简史与几何教学价值第28-32页
    2.3 初中几何知识特点分析第32-34页
    2.4 国内外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第34-39页
        2.4.1 国外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第34-36页
        2.4.2 国内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概况第36-39页
    2.5 国内外关于几何教学研究的成果第39-48页
        2.5.1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第39-43页
        2.5.2 几何课程的设置第43-45页
        2.5.3 教学研究第45-48页
    2.6 人教版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教材编排分析第48-49页
    2.7 文献评述第49-51页
        2.7.1 国内外已有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启示第50页
        2.7.2 国内外已有几何思维水平研究的成果第50-51页
        2.7.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第51页
    2.8 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53-65页
    3.1 研究的目的第53页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53-54页
    3.3 研究的方法第54-55页
    3.4 研究工具说明第55-56页
        3.4.1 测试卷的设计第55-56页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第56页
    3.5 研究的基础理论第56-63页
        3.5.1 几何思维水平第57-59页
        3.5.2 几何教学阶段第59-60页
        3.5.3 皮亚杰学习理论第60-62页
        3.5.4 元认知理论第62-63页
    3.6 研究的伦理第63-64页
    3.7 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调查研究第65-94页
    4.1 调查的过程第65-66页
    4.2 数据的搜集第66-67页
        4.2.1 试卷回收情况第66页
        4.2.3 评价方式第66-67页
    4.3 数据的分析第67-84页
        4.3.0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第67-68页
        4.3.1 数据总体分析第68-70页
        4.3.2 性别与几何思维水平之间的关系第70-72页
        4.3.3 班级之间的几何思维水平比较第72-76页
        4.3.4 测试卷的分析第76-84页
    4.4 教师访谈与分析第84-92页
    4.5 调查的结论第92页
    4.6 小结第92-94页
第5章 个案研究第94-127页
    5.1 个案的选择第94-95页
    5.2 6个学生的个案描述第95-119页
        5.2.1 2 位水平四学生的个案描述第95-103页
        5.2.2 2 位水平三学生的个案描述第103-111页
        5.2.3 2 位水平二学生的个案描述第111-119页
    5.3 讨论第119-126页
        5.3.1 个案的总体分析第120-125页
        5.3.2 几何学习的讨论第125-126页
    5.4 小结第126-127页
第6章“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讨论第127-170页
    6.1“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原则第127-132页
    6.2“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思考第132-144页
        6.2.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设计与实施第132-136页
        6.2.2“中点四边形”的设计与实施第136-144页
    6.3“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案例分析第144-162页
        6.3.1“图形的性质”模块教学案例分析第144-150页
        6.3.2“图形的变化”模块教学案例分析第150-155页
        6.3.3“图形与坐标”模块教学案例分析第155-162页
    6.4 从中考看“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第162-165页
    6.5“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建议第165-169页
        6.5.1“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建议第165-168页
        6.5.2“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建议第168-169页
    6.6 小结第169-170页
第7章 结论与思考第170-174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170-172页
    7.2 对研究的反思第172页
    7.3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2-173页
    7.4 结束语第173-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77页
附录A 人教版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分析细目表第177-185页
附录B 几何思维水平测试卷第185-190页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第190-191页
附录D 研究过程中的照片第191-19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92-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能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