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红花采摘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对辊式结构机械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页 |
1.3.3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4 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1.3.5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红花的采摘特性分析与采摘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18-29页 |
2.1 红花的采摘特性测定与分析 | 第18-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18-19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页 |
2.2 采摘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1-28页 |
2.2.1 胶辊直径对采摘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2.2.2 对辊间隙对采摘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25页 |
2.2.3 胶辊转速对采摘影响效果的运动理论分析 | 第25-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辊式红花采摘性能试验装置的方案设计 | 第29-32页 |
3.1 红花采摘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确定 | 第29-30页 |
3.1.1 设计任务及目的 | 第29页 |
3.1.2 设计方案 | 第29-30页 |
3.2 红花采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 第30页 |
3.3 装置的具体试验要求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辊式红花采摘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 第32-43页 |
4.1 间隙调整装置的设计 | 第32-34页 |
4.1.1 调节对辊间隙滑块的设计 | 第33-34页 |
4.2 水平换辊移动装置的设计 | 第34-36页 |
4.3 关键联结构件的设计与选用 | 第36-40页 |
4.3.1 转轴的设计及其校核 | 第36-38页 |
4.3.2 轴承的选用及校核 | 第38页 |
4.3.3 联轴器的计算及选用 | 第38-40页 |
4.4 动力及传感装置的设计 | 第40-42页 |
4.4.1 电机的类别和选用 | 第40页 |
4.4.2 电机功率计算 | 第40页 |
4.4.3 扭矩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40-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采摘装置模态仿真分析及装配工艺研究 | 第43-54页 |
5.1 ANASYS虚拟模态仿真分析软件介绍 | 第43页 |
5.2 红花采摘装置的虚拟建模 | 第43-46页 |
5.2.1 有限元网格单元划分及参数设置 | 第44-45页 |
5.2.2 装置稳定性模态仿真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5.3 底板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及操作要求 | 第46-47页 |
5.4 采摘装置制造工艺的分析 | 第47-48页 |
5.4.1 加工质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误差分析 | 第47-48页 |
5.4.2 保证和提高加工质量的主要方法 | 第48页 |
5.5 采摘装置的装配工艺研究 | 第48-53页 |
5.5.1 装配质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 第49页 |
5.5.2 零部件及台架整体的装配流程 | 第49-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试验装置采摘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54-62页 |
6.1 试验内容与设计 | 第54-55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6.1.2 试验设备 | 第54-55页 |
6.2 用minitab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过程 | 第55-61页 |
6.2.1 采摘影响因素和水平的选取 | 第55-57页 |
6.2.2 试验结果及正交试验显著性水平方差分析 | 第57-59页 |
6.2.3 试验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及最优参数组合的确定 | 第59-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7.1 结论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