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绵羊MBL抗支原体肺炎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缩略词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22页
    第一章 绵羊支原体肺炎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第13-22页
        1 绵羊支原体肺炎第13-17页
            1.1 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学研究第13-15页
                1.1.1 病原分类第13-14页
                1.1.2 培养特性第14页
                1.1.3 染色特性第14页
                1.1.4 免疫特性第14页
                1.1.5 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第14-15页
            1.2 绵羊支原体肺炎致病性与致病机理第15-16页
                1.2.1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毒力第15页
                1.2.2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第15-16页
            1.3 近年绵羊支原体肺炎研究热点与进展第16-17页
        2 甘露糖凝集素第17-20页
            2.1 MBL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第18-19页
            2.2 MBL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研究第19-20页
            2.3 MBL抗病机制第20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2页
试验研究第22-70页
    第二章 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第22-51页
        1 材料第22-23页
            1.1 实验动物第22页
            1.2 主要仪器第22-23页
            1.3 主要试剂第23页
        2 方法第23-30页
            2.1 受试绵羊基因分型与分组第23页
            2.2 MP疾病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2.2.1 MO的培养第23页
                2.2.2 菌液浓度的检测与判读第23-24页
                2.2.3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鉴定第24页
                2.2.4 人工感染第24页
            2.3 MBL对MP患羊的免疫治疗第24-26页
                2.3.1 MBL的获取第24-25页
                2.3.2 MBL的检测第25页
                2.3.3 MBL注射第25-26页
            2.4 采样与测序第26页
            2.5 测序结果分析第26-30页
                2.5.1 数据质量控制第26页
                2.5.2 基因注释第26页
                2.5.3 测序序列比对第26-27页
                2.5.4 转录本重构第27-28页
                2.5.5 各样本转录本表达统计第28页
                2.5.6 转录本表达估计的质量控制第28页
                2.5.7 样本表达水平定量质量控制第28-29页
                2.5.8 差异表达基因的判定第29页
                2.5.9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第29页
                2.5.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第29页
                2.5.11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第29-30页
                2.5.12 样本SNP分析第30页
            2.6 备选验证基因的确定与可能通路分析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7页
            3.1 受试绵羊基因分型结果第30-31页
            3.2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鉴定结果第31页
            3.3 MBL重组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第31-32页
            3.4 MBL单糖配体结合试验结果第32页
            3.5 MBL免疫治疗效果第32-34页
            3.6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第34-36页
            3.7 转录组序列比对结果统计第36-37页
            3.8 novel转录本的分析第37-38页
            3.9 本转录本表达分析第38-41页
            3.10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分析第41-44页
            3.11 样品SNP分析结果第44-46页
            3.12 备选验证基因及其可能通路分析第46-47页
        4 讨论第47-50页
            4.1 MO的培养与鉴定第47页
            4.2 MBL的分子量检测第47-48页
            4.3 不同MBL外显子基因型抗病能力第48页
            4.4 关于转录组测序第48-49页
            4.5 备选验证差异基因与致病机理第49-50页
        5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51-59页
        1 材料第51-52页
            1.1 实验动物第51页
            1.2 主要实验仪器第51页
            1.3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第51-52页
        2 方法第52-53页
            2.1 细胞完全培养基配方第52页
            2.2 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第52页
            2.3 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第52-53页
            2.4 细胞传代第53页
            2.5 细胞的爬片的制备第53页
            2.6 细胞的吉姆萨染色与镜检第53页
            2.7 细胞免疫组化第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3.1 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形态比较第53-54页
            3.2 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第54-55页
            3.3 细胞爬片的吉姆萨染色第55-56页
            3.4 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第56-57页
            3.5 假复层纤毛柱上皮细胞的观察第57-58页
        4 讨论第58页
        5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MBL抗MP相关差异基因验证第59-70页
        1 材料第59-60页
            1.1 主要实验仪器第59页
            1.2 主要试剂耗材第59-60页
        2 方法第60-62页
            2.1 易感型绵羊与抗病型绵羊细胞培养与鉴定第60页
            2.2 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的MO感染第60页
            2.3 PI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第60页
            2.4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YC、FGF1基因的表达第60-62页
                2.4.1 细胞的RNA提取第60-61页
                2.4.2 细胞总RNA的质量检测第61页
                2.4.3 基因组DNA污染的去除第61页
                2.4.4 反转录第61页
                2.4.5 引物的获得与检测第61-62页
                2.4.6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62页
            2.5 数据统计第6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2-67页
            3.1 测序结果SNP分析第62页
            3.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第62-64页
            3.3 MO致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凋亡结果第64-65页
            3.4 MBL对MO致绵羊呼吸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第65页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FGF1基因转录水平第65-66页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C-Myc基因转录水平第66-67页
            3.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c-jun基因转录水平第67页
        4 讨论第67-68页
        5 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页
创新点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介第79-81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降解菌发酵麦秸对绵羊生长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下一篇:布鲁氏菌分泌蛋白VceA和VceC对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