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基于社会发展需求 | 第11页 |
1.1.2 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 | 第11页 |
1.1.3 基于高考考试需求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 学科交叉渗透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学科交叉 | 第18页 |
2.1.2 渗透 | 第18-19页 |
2.1.3 学科交叉渗透教学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0页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第20页 |
2.2.4 系统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教师访谈分析 | 第22-26页 |
3.1 教师访谈综述 | 第22页 |
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学科渗透知识梳理和统计 | 第26-37页 |
4.1 交叉渗透内容梳理 | 第26-33页 |
4.1.1 《分子与细胞》交叉渗透内容梳理表 | 第26-29页 |
4.1.2 《遗传与进化》交叉渗透内容梳理表 | 第29-31页 |
4.1.3 《环境与稳态》交叉渗透内容梳理表 | 第31-33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4.2.1 苏教版必修教材交叉渗透点统计表 | 第33页 |
4.2.2 苏教版必修教材交叉渗透统计分析 | 第33-36页 |
4.2.3 苏教版必修教材交叉渗透内容总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策略与案例 | 第37-64页 |
5.1 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实施策略 | 第37-44页 |
5.1.1 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原则 | 第37页 |
5.1.2 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途径 | 第37-40页 |
5.1.3 学科交叉渗透的指导方法 | 第40-41页 |
5.1.4 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过程 | 第41-44页 |
5.2 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4-51页 |
5.2.1 与语文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4-45页 |
5.2.2 与英语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5-46页 |
5.2.3 与政治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6-47页 |
5.2.4 与地理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7-48页 |
5.2.5 与历史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48-51页 |
5.3 高中生物与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51-64页 |
5.3.1 与数学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51-54页 |
5.3.2 与物理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54-57页 |
5.3.3 与化学交叉渗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57-64页 |
第六章 教学实践结果及分析 | 第64-70页 |
6.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第64页 |
6.2 研究结果 | 第64-68页 |
6.2.1 纸笔测验结果 | 第64-65页 |
6.2.2 问卷调查结果 | 第65-68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