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写作内容 | 第15-16页 |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3.2 论文的写作内容 | 第15-16页 |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2章 X市社区服务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 2.1 X市社区服务组织构架 | 第18-20页 |
| 2.1.1 社区组织构架 | 第18-19页 |
| 2.1.2 社区工作人员构成 | 第19-20页 |
| 2.2 X市社区服务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2.2.1 X市社区服务内容情况 | 第20-21页 |
| 2.2.2 X市社区工作人员选聘情况 | 第21页 |
| 2.2.3 X市社区工作人员薪金福利情况 | 第21页 |
| 2.3 X市社区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 2.3.1 X市社区服务调查 | 第21-24页 |
| 2.3.2 X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2.3.3 X市社区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社区服务建设实践借鉴 | 第28-34页 |
| 3.1 典型国家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第28-30页 |
| 3.1.1 美国实践借鉴 | 第28-29页 |
| 3.1.2 加拿大实践借鉴 | 第29-30页 |
| 3.2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第30-32页 |
| 3.2.1 北京市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第30-31页 |
| 3.2.2 武汉市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第31-32页 |
| 3.3 典型国家和地区社区服务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 第32-33页 |
| 3.3.1 典型国家和地区社区服务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 第32-33页 |
| 3.3.2 社区服务建设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 第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X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 | 第34-40页 |
| 4.1 构建原则和思路 | 第34页 |
| 4.1.1 构建原则 | 第34页 |
| 4.1.2 构建思路 | 第34页 |
| 4.2 X市社区服务体系框架设计 | 第34-35页 |
| 4.3 X市社区服务体系内容 | 第35-39页 |
| 4.3.1 社区服务主体 | 第35-36页 |
| 4.3.2 社区帮扶救助服务 | 第36页 |
| 4.3.3 社区民生服务 | 第36-37页 |
| 4.3.4 社区文化服务 | 第37-38页 |
| 4.3.5 社区志愿服务 | 第38页 |
| 4.3.6 社区公共服务评价监督和考核 | 第38-3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5章 落实X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 5.1 保障资金投入 | 第40-41页 |
| 5.1.1 拓宽社区服务资金投入渠道 | 第40页 |
| 5.1.2 形成完整资金投入链 | 第40-41页 |
| 5.2 建立人才保障 | 第41-42页 |
| 5.2.1 社区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 5.2.2 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 第42页 |
| 5.2.3 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42页 |
| 5.3 保障社区居民参与建议 | 第42-43页 |
| 5.3.1 提升居民参与意识 | 第42-43页 |
| 5.3.2 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 第4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