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中外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有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6页
    1.3 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第16页
    1.4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当前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内容及评价第18-25页
    2.1 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概述第18页
    2.2 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内容第18-23页
        2.2.1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18-20页
        2.2.2 赔偿基金第20-22页
        2.2.3 《2001年燃油公约》第22页
        2.2.4 《1996年国际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第22-23页
    2.3 对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评价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代表性国家关于船舶油污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5-34页
    3.1 美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第25-27页
        3.1.1 美国《1990年油污法》背景第25页
        3.1.2 美国《1990年油污法》主要内容第25-26页
        3.1.3 美国《1990年油污法》的特点第26-27页
        3.1.4 美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启示第27页
    3.2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第27-29页
        3.2.1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背景第27-28页
        3.2.2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3.2.3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立法的特点第29页
        3.2.4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启示第29页
    3.3 英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第29-32页
        3.3.1 英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制定背景第29-30页
        3.3.2 英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主要内容第30-31页
        3.3.3 英国船舶油污损害立法的特点第31-32页
        3.3.4 英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对我们的启示第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4-47页
    4.1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现状第34-38页
        4.1.1 国内立法第34-37页
        4.1.2 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第37-38页
    4.2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第38-41页
        4.2.1 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第38-39页
        4.2.2 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第39-40页
        4.2.3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第40-41页
    4.3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第41-43页
        4.3.1 《1992民事责任公约》在我国的适用第41-42页
        4.3.2 国内油污法律的协调适用第42-43页
    4.4 当前我国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4.4.1 缺乏系统统一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第43-44页
        4.4.2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较为笼统及相关制度不合理第44-45页
        4.4.3 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和船舶油污基金制度不够完善第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第47-57页
    5.1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框架的构建第47-50页
        5.1.1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立法模式第47-48页
        5.1.2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可选择的立法路径探讨第48-50页
        5.1.3 我国的立法路径选择第50页
    5.2 构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体系的原则及必要性第50-53页
        5.2.1 构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体系的原则第51-52页
        5.2.2 构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体系的必要性第52-53页
    5.3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主要内容第53-56页
        5.3.1 明确船舶油污损害权利义务主体第53-54页
        5.3.2 确定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第54-55页
        5.3.3 确定赔偿限额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海上钻井平台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