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洞庭湖生态系统功能分异及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8-48页
    1.1 选题背景第18-22页
        1.1.1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第18-19页
        1.1.2 我国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第19页
        1.1.3 湿地萎缩退化日益严重第19-20页
        1.1.4 人为因素是导致湿地萎缩退化的重要原因第20-21页
        1.1.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第21-2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1.2.1 研究目的第22-23页
        1.2.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 文献综述第24-43页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进展第24-29页
        1.3.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进展第29-33页
        1.3.3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进展第33-39页
        1.3.4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与争论焦点第39-43页
    1.4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及创新点第43-48页
        1.4.1 研究思路第43-45页
        1.4.2 论文结构第45-46页
        1.4.3 主要创新点第46-48页
2 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48-66页
    2.1 理论基础第48-59页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理论第48-50页
        2.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理论第50-53页
        2.1.3 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价值的相关理论第53-56页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技术与方法第56-59页
    2.2 研究技术路线第59-61页
    2.3 研究方法第61-66页
        2.3.1 基础数据第61-62页
        2.3.2 生物量测定第62-63页
        2.3.3 植物有机碳含量、养分测定第63页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的评估技术和方法第63-66页
3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概况第66-83页
    3.1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范围及变化过程第66-70页
        3.1.1 洞庭湖湿地的范围及其构成第66-67页
        3.1.2 洞庭湖湿地的形成及演变第67-70页
    3.2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第70-83页
        3.2.1 地理位置第70-71页
        3.2.2 地质地貌条件第71页
        3.2.3 湿地土壤第71页
        3.2.4 气候特征第71-72页
        3.2.5 水文特征第72-74页
        3.2.6 湿地类型第74-75页
        3.2.7 湿地生物资源第75-76页
        3.2.8 洞庭湖湿地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第76-78页
        3.2.9 制约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78-83页
4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异及变化研究第83-137页
    4.1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第83-87页
        4.1.1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第83-84页
        4.1.2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方法第84-85页
        4.1.3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构成第85-87页
    4.2 调节水文功能第87-100页
        4.2.1 蓄水功能的空间变化第87-91页
        4.2.2 蓄水功能的时间变化第91-93页
        4.2.3 调蓄水量功能理论效应第93-94页
        4.2.4 调蓄水量功能实际效应第94-97页
        4.2.5 影响调蓄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第97-100页
    4.3 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第100-110页
        4.3.1 植物多样性第100-106页
        4.3.2 动物多样性第106-108页
        4.3.3 生物多样性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第108-110页
    4.4 净化水质功能第110-120页
        4.4.1 净化N、P第111-115页
        4.4.2 净化COD第115-117页
        4.4.3 净化重金属和污染物第117-119页
        4.4.4 净化水质功能变化的综合评价第119-120页
    4.5 产品供给功能第120-124页
        4.5.1 植物产品生产第120-123页
        4.5.2 水产品生产量第123-124页
    4.6 释放O_2和吸存碳功能第124-125页
        4.6.1 释放O_2功能第124-125页
        4.6.2 植物生产力的吸收大气中碳量第125页
    4.7 养份循环功能第125-129页
        4.7.1 植物年生产力吸存的养分量第125-128页
        4.7.2 营养元素归还效应第128-129页
    4.8 土壤保持(滞淤造地)服务功能第129-130页
    4.9 调节小气候功能第130-131页
        4.9.1 气温调节第130页
        4.9.2 增加空气湿度第130-131页
        4.9.3 降低“热岛”效应第131页
    4.10 社会服务功能第131-137页
        4.10.1 水运服务第132页
        4.10.2 游憩服务第132-134页
        4.10.3 文化教育第134-135页
        4.10.4 促进科技进步第135-136页
        4.10.5 拉动产业发展第136页
        4.10.6 提供就业岗位第136-137页
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第137-151页
    5.1 产品供给服务价值评估第137-139页
        5.1.1 供给生产和生活用水服务价值第137-138页
        5.1.2 供给植物产品服务价值第138-139页
        5.1.3 供给水产品服务价值第139页
    5.2 调节、支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估第139-145页
        5.2.1 植物调节大气成份服务价值第139页
        5.2.2 养分循环服务价值第139-141页
        5.2.3 调节气候服务价值第141-142页
        5.2.4 调蓄水服务价值第142-143页
        5.2.5 净化功能服务价值第143-144页
        5.2.6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栖息地)服务价值第144页
        5.2.7 滞淤造地服务价值第144-145页
    5.3 社会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第145-149页
        5.3.1 游憩服务价值第145-146页
        5.3.2 产业发展服务价值第146-147页
        5.3.3 科技进步服务价值第147-148页
        5.3.4 文化教育服务价值第148页
        5.3.5 促进就业服务价值第148页
        5.3.6 水运服务价值第148-149页
    5.4 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第149-151页
6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和服务功能定位分析第151-157页
    6.1 洞庭湖湿地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第151-153页
    6.2 洞庭湖湿地的生产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第153-154页
    6.3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分析第154-157页
7 提升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对策与建议第157-161页
    7.1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7-158页
    7.2 完善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的对策建议第158-161页
        7.2.1 改善洞庭湖湿地的江湖关系第158页
        7.2.2 遏制洞庭湖面积萎缩第158页
        7.2.3 完善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区规划第158-159页
        7.2.4 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第159页
        7.2.5 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开发模式第159-160页
        7.2.6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第160-161页
结论第161-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栗种苗生理特性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藏语词缀的构成及其音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