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 2.1 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 2.1.1 项目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 第17页 |
| 2.1.2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 2.1.3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 2.1.4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2.2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 2.2.1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目标分析 | 第20页 |
| 2.2.2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模式分析 | 第20-22页 |
| 2.2.3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基本流程分析 | 第22-25页 |
| 2.3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 2.3.1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 2.3.2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主要方法 | 第26页 |
| 2.3.3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评价的意义 | 第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3页 |
| 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8页 |
| 3.2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0页 |
| 3.3 评价指标的内涵及计量方法 | 第30-32页 |
| 3.3.1 信息化管理工作评价指标 | 第30页 |
| 3.3.2 信息系统应用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 3.3.3 信息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 第31页 |
| 3.3.4 信息运行管理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 | 第33-44页 |
| 4.1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37页 |
| 4.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第33-35页 |
| 4.1.2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第35-36页 |
| 4.1.3 基于TOPSIS法的组合权重评价模型 | 第36-37页 |
| 4.2 实证计算分析 | 第37-42页 |
| 4.2.1 评价对象信息化管理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 4.2.2 综合评价实证计算分析 | 第38-42页 |
| 4.3 综合评价结论分析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化建议 | 第44-55页 |
| 5.1 信息化管理评价工作机制构建优化建议 | 第44-47页 |
| 5.2 基于“五位一体”的信息安全管理优化建议 | 第47-50页 |
| 5.3 深化信息系统应用优化建议 | 第50-5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