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缘起 | 第12-13页 |
1.1.1 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背景 | 第12页 |
1.1.2 众创模式发展的时代浪潮 | 第12-13页 |
1.1.3 既有建筑改造的战略选择 | 第13页 |
1.2 核心概念释义 | 第13-15页 |
1.2.1 旧工业建筑 | 第13-14页 |
1.2.2 众创空间 | 第14页 |
1.2.3 改造 | 第14-15页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5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1-24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 第24-44页 |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 | 第24-27页 |
2.1.1 国外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 | 第24-26页 |
2.1.2 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 | 第26-27页 |
2.2 众创空间设计实践 | 第27-32页 |
2.2.1 国外众创空间设计实践 | 第27-29页 |
2.2.2 国内众创空间设计实践 | 第29-32页 |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适宜性分析 | 第32-36页 |
2.3.1 众创空间办公需求调查分析 | 第32-35页 |
2.3.2 旧工业建筑与众创空间结合的契机 | 第35-36页 |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实例调研 | 第36-44页 |
2.4.1 案例选取 | 第36页 |
2.4.2 案例概况 | 第36-37页 |
2.4.3 案例改造手法对比 | 第37-44页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 | 第44-54页 |
3.1 旧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现 | 第44-47页 |
3.1.1 历史文化价值 | 第44-45页 |
3.1.2 社会文明价值 | 第45页 |
3.1.3 艺术审美价值 | 第45-46页 |
3.1.4 科学技术价值 | 第46页 |
3.1.5 经济效益价值 | 第46-47页 |
3.2 众创空间的设计前提 | 第47-52页 |
3.2.1 创业产业的构成与特征 | 第47-48页 |
3.2.2 创业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 | 第48-52页 |
3.3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设计原则 | 第52-54页 |
3.3.1 保留真实性原则 | 第52-53页 |
3.3.2 体现兼容性原则 | 第53页 |
3.3.3 遵从共生性原则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设计方法 | 第54-78页 |
4.1 城市空间形态层面 | 第54-61页 |
4.1.1 土地利用 | 第54-55页 |
4.1.2 空间格局 | 第55-56页 |
4.1.3 道路交通 | 第56页 |
4.1.4 开放空间 | 第56-59页 |
4.1.5 建筑形态 | 第59-60页 |
4.1.6 城市色彩 | 第60-61页 |
4.2 建筑空间系统层面 | 第61-71页 |
4.2.1 功能置换 | 第61-64页 |
4.2.2 空间解构 | 第64-68页 |
4.2.3 表皮重塑 | 第68-71页 |
4.3 室内空间环境层面 | 第71-78页 |
4.3.1 光线营造 | 第71-74页 |
4.3.2 色彩搭配 | 第74-76页 |
4.3.3 陈设设计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设计实践——以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 | 第78-98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78-80页 |
5.1.1 历史沿革 | 第78-79页 |
5.1.2 园区概况 | 第79-80页 |
5.2 城市空间形态层面 | 第80-86页 |
5.2.1 复合发展的土地利用 | 第80-81页 |
5.2.2 寻求关联的空间格局 | 第81-82页 |
5.2.3 层级分明的道路交通 | 第82-83页 |
5.2.4 塑造活力的开放空间 | 第83-85页 |
5.2.5 回归场所的建筑形态 | 第85页 |
5.2.6 协调统一的城市色彩 | 第85-86页 |
5.3 建筑空间系统层面 | 第86-94页 |
5.3.1 需求主导的功能置换 | 第86-87页 |
5.3.2 功能适配的空间解构 | 第87-91页 |
5.3.3 新旧共生的表皮重塑 | 第91-94页 |
5.4 室内空间环境层面 | 第94-98页 |
5.4.1 以人为本的光线营造 | 第94-96页 |
5.4.2 还原历史的色彩搭配 | 第96页 |
5.4.3 旧物新解的陈设设计 | 第96-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展望 | 第99页 |
6.3 后续研究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附录 众创空间办公需求调查 | 第104-11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