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及暴发原因 | 第11-16页 |
·甜菜夜蛾的发生与危害 | 第11页 |
·甜菜夜蛾暴发原因 | 第11-13页 |
·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栽培管理 | 第11-12页 |
·气候条件 | 第12页 |
·天敌因子 | 第12页 |
·自身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抗药性 | 第13页 |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及其抗性机理 | 第13-16页 |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 | 第13-15页 |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机理 | 第15-16页 |
·斜纹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 第16-19页 |
·斜纹夜蛾的抗药性现状 | 第17-18页 |
·斜纹夜蛾的抗性治理 | 第18-19页 |
·抗药性预测预报 | 第18页 |
·开展农业防治 | 第18页 |
·物理防治措施 | 第18-19页 |
·生物防治措施 | 第19页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 第19页 |
·氯虫苯甲酰胺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 第19-20页 |
·氯虫苯甲酰胺的作用机制 | 第20-23页 |
·鱼尼丁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 第20-22页 |
·氯虫苯甲酰胺对鱼尼丁受体的作用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测定 | 第25-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供试昆虫 | 第26-27页 |
·供试药剂 | 第27页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 | 第29-30页 |
·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 第33-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供试昆虫 | 第33页 |
·供试药剂 | 第33页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室内抗性筛选 | 第34页 |
·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 | 第34-35页 |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第34页 |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室内筛选 | 第35页 |
·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第35页 |
·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发展预测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地理种群敏感性差异及抗性种群的生化机制 | 第41-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供试昆虫 | 第42页 |
·供试药剂 | 第42页 |
·解毒酶活性测定 | 第42-43页 |
·酶液制备 | 第42页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力测定 | 第42页 |
·酯酶活力测定 | 第42-43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测定 | 第43页 |
·总蛋白测定 | 第43页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甜菜夜蛾解毒代谢酶的活性 | 第44-50页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 | 第44-45页 |
·酯酶活性 | 第45-46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 第46-50页 |
·斜纹夜蛾解毒酶活力 | 第50-51页 |
·筛选种群的酶活性变化 | 第51-52页 |
·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 | 第52-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低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 第57-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供试昆虫及药剂 | 第57页 |
·供试昆虫 | 第57页 |
·供试药剂 | 第57页 |
·生物测定方法 | 第57-58页 |
·低浓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页 |
·低浓度对繁殖的影响 | 第58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低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61页 |
·低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繁殖的影响 | 第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