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2.1 基坑工程开挖降水方法介绍 | 第11-16页 |
| 1.2.2 基坑开挖降水导致周边地面沉降及建筑物损失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2.3 地面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 基坑开挖降水对周边建筑物损坏影响的因素 | 第19-33页 |
| 2.1 基坑自身设计要素 | 第19-25页 |
| 2.2 基坑施工因素 | 第25-27页 |
| 2.3 周围建筑物自身特点要素 | 第27-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周边建筑物的损坏评价 | 第33-44页 |
| 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3-34页 |
| 3.2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41页 |
| 3.2.1 构建评价因素体系及分级 | 第35-38页 |
| 3.2.2 因素数据无量纲化 | 第38页 |
| 3.2.3 确定因素权重 | 第38-41页 |
| 3.2.4 构建数学模型 | 第41页 |
| 3.3 构建损坏鉴定表与实例检验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4 基于突变级数法对周边建筑物损坏的评判 | 第44-54页 |
| 4.1 建立突变级数模型 | 第44-46页 |
| 4.2 建筑物损坏评价 | 第46-51页 |
| 4.2.1 要素体系的建立 | 第46页 |
| 4.2.2 对周边构筑物损坏因素划分类别 | 第46-47页 |
| 4.2.3 构建建筑物损坏评价的突变模型 | 第47-51页 |
| 4.3 模型检验 | 第51-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两种评价体系结果合理性对比分析研究 | 第54-56页 |
| 5.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 5.2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减小黄土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周边建筑物损坏的工程措施 | 第56-59页 |
| 6.1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规律总结 | 第56页 |
| 6.2 减小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和建筑物损坏措施 | 第56-58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 7.1 结论 | 第59页 |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70页 |
| 附表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