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网络虚假信息犯罪罪名体系评介 | 第7-10页 |
(一) 《刑法修正案(九)》之前虚假信息犯罪概览 | 第7-9页 |
(二)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涉网络虚假信息犯罪评析 | 第9-10页 |
二、罪与非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构成要件争议解析 | 第10-20页 |
(一) 本罪行为指涉对象厘清 | 第10-14页 |
1. 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认定 | 第11-13页 |
2. 本罪虚假信息与虚假恐怖信息的界分 | 第13-14页 |
(二) 本罪行为类型厘定 | 第14-18页 |
1. "编造"行为的含义与认定 | 第14-15页 |
2. "故意传播"行为的含义与认定 | 第15-16页 |
3. "编造"与"故意传播"的关系以及两者引发的罪数问题 | 第16-18页 |
(三) 关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标准 | 第18-20页 |
三、此罪与彼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多维度考察 | 第20-24页 |
(一) 关于本罪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第20-21页 |
(二) 关于本罪与寻衅滋事罪 | 第21-23页 |
(三) 关于本罪与诽谤罪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附录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