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氮化铁材料简介 | 第10-12页 |
1.2 氮化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19页 |
1.2.1 气体渗氮法 | 第12-18页 |
1.2.2 离子渗氮法 | 第18页 |
1.2.3 液体渗氮法 | 第18页 |
1.2.4 分子束外延法 | 第18-19页 |
1.2.5 离子注入法 | 第19页 |
1.2.6 其它方法 | 第19页 |
1.3 钢铁材料的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加工 | 第19-26页 |
1.3.1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 | 第19-20页 |
1.3.2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钢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3 氮化铁材料金刚石超精密切削的研究 | 第24-26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 渗氮装置 | 第29页 |
2.3 超精密车床与金刚石刀具 | 第29-31页 |
2.4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31页 |
2.4.2 金相显微镜 | 第31页 |
2.4.3 扫描电镜(SEM) | 第31-32页 |
2.4.4 显微硬度试验 | 第32页 |
2.4.5 金刚石刀具磨损测试 | 第32-33页 |
2.4.6 切削试样表面形貌与粗糙度测试 | 第33-34页 |
第3章 穿透渗氮试样的制备和金刚石超精密切削研究 | 第34-54页 |
3.1 纯铁渗氮化合物层简介 | 第34-36页 |
3.1.1 纯铁渗氮化合物层的组织与应用 | 第34-35页 |
3.1.2 影响纯铁渗氮化合物层的因素 | 第35-36页 |
3.2 穿透渗氮试样的制备与组织性能分析 | 第36-47页 |
3.2.1 简单累加循环渗氮 | 第37-38页 |
3.2.2 高低温循环渗氮 | 第38-41页 |
3.2.3 中间退火循环渗氮 | 第41-44页 |
3.2.4 穿透渗氮试样化合物层的厚度与硬度 | 第44-45页 |
3.2.5 纯铁渗氮化合物层的生长 | 第45-47页 |
3.3 穿透渗氮试样化合物层的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实验 | 第47-53页 |
3.3.1 简单累加循环渗氮试样化合物层的金刚石切削 | 第47-49页 |
3.3.2 高低温循环渗氮试样化合物层的金刚石切削 | 第49-51页 |
3.3.3 中间退火循环渗氮试样化合物层的金刚石切削 | 第51-52页 |
3.3.4 穿透渗氮试样化合物层金刚石切削性能综合分析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厚片状纯铁渗氮、热处理和金刚石超精密切削研究 | 第54-72页 |
4.1 实验流程 | 第54-55页 |
4.2 厚片状纯铁试样渗氮和切削性能研究 | 第55-60页 |
4.2.1 厚片状纯铁渗氮处理 | 第55-59页 |
4.2.2 渗氮试样金刚石切削性能 | 第59-60页 |
4.3 渗氮试样退火和切削性能研究 | 第60-63页 |
4.3.1 渗氮试样退火处理 | 第60-62页 |
4.3.2 渗氮试样退火后金刚石切削性能 | 第62-63页 |
4.4 退火试样淬火和切削性能研究 | 第63-65页 |
4.4.1 退火试样淬火处理 | 第63-64页 |
4.4.2 退火试样淬火后金刚石切削性能 | 第64-65页 |
4.5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结果综合分析 | 第65-67页 |
4.6 厚片状纯铁渗氮曲线分析 | 第67-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