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蒙脱石结构和特性 | 第15-17页 |
1.2.1 蒙脱石的微观结构 | 第15-16页 |
1.2.2 蒙脱石的特性 | 第16-17页 |
1.3 柱撑蒙脱石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有机阳离子柱撑 | 第17-18页 |
1.3.2 无机羟基金属离子柱撑 | 第18-19页 |
1.3.3 无机-有机混合柱撑 | 第19页 |
1.4 铁柱撑蒙脱石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4.1 单元素铁基柱撑蒙脱石 | 第19-20页 |
1.4.2 含铁基复合柱撑蒙脱石 | 第20页 |
1.4.3 磁性粘土改性蒙脱石 | 第20-23页 |
1.5 氧化钛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5.1 氧化钛的性质与制备 | 第23-25页 |
1.5.2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改性氧化钛 | 第25-26页 |
1.5.3 纳米氧化钛的表面固定化 | 第26-27页 |
1.6 钛改性蒙脱石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7 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8-31页 |
1.7.1 立题背景 | 第28-29页 |
1.7.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第31-49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实验 | 第31-33页 |
2.2.1 试剂与器材 | 第31-32页 |
2.2.2 表征分析仪器 | 第32页 |
2.2.3 技术路线图 | 第32-33页 |
2.3 磁性粘土材料的制备 | 第33页 |
2.4 表面固定化氧化钛 | 第33-34页 |
2.5 磁性粘土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34-45页 |
2.5.1 不同OH/Fe值制备铁聚阳离子对磁性粘土材料的影响 | 第34-36页 |
2.5.2 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铁聚阳离子对磁性粘土材料的影响 | 第36-39页 |
2.5.3 MT的pH值调节对磁性粘土材料的影响 | 第39-41页 |
2.5.4 MT中Fe的投加量对磁性粘土材料的影响 | 第41-42页 |
2.5.5 不同气氛煅烧对磁性粘土材料的影响 | 第42-45页 |
2.6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45-48页 |
2.6.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45-47页 |
2.6.2 钛的投加量对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的影响 | 第47-48页 |
2.7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9-57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磁性粘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9-51页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3.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50-51页 |
3.3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1-56页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3.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53页 |
3.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3-54页 |
3.3.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4-55页 |
3.3.5 比表面积BET和介孔结构BJH分析 | 第55页 |
3.3.6 磁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及光催化试验 | 第57-69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实验 | 第57-61页 |
4.2.1 实验试剂和实验装置 | 第57-59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4.2.3 分析仪器 | 第60页 |
4.2.4 甲基橙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0-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8页 |
4.3.1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与磁性粘土材料的吸附性能对比 | 第61-62页 |
4.3.2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热处理前后的光催化性能对比 | 第62-63页 |
4.3.3 磁性粘土光催化材料与商业氧化钛P25的光催化效果比较 | 第63-65页 |
4.3.4 中间产物的确定 | 第65-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