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过程的(火用)生命周期评价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 1.2.1 国内外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火用)分析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20-31页 |
| 2.1 (火用)分析理论 | 第20-27页 |
| 2.1.1 (火用)的定义和意义 | 第20页 |
| 2.1.2 (火用)的分类 | 第20-24页 |
| 2.1.3 (火用)损失 | 第24页 |
| 2.1.4 (火用)分析法 | 第24-27页 |
| 2.2 生命周期评价(LCA)论 | 第27-29页 |
| 2.2.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 第27页 |
| 2.2.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 | 第27-29页 |
| 2.3 (火用)生命周期评价(ELCA)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水泥生产过程的(火用)生命周期评价 | 第31-50页 |
| 3.1 案例研究企业介绍 | 第31-35页 |
| 3.1.1 概况 | 第31-33页 |
| 3.1.2 余热发电工程简介 | 第33-35页 |
| 3.2 水泥生产过程的(火用)生命周期评价 | 第35-49页 |
| 3.2.1 原料制备系统 | 第36-39页 |
| 3.2.2 煤粉制备系统 | 第39-42页 |
| 3.2.3 回转窑系统 | 第42-47页 |
| 3.2.4 三个系统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水泥行业节能清洁生产技术集成 | 第50-57页 |
| 4.1 源头和过程控制 | 第50-54页 |
| 4.2 循环利用 | 第54-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58页 |
| 5.2.1 创新点 | 第58页 |
| 5.2.2 不足 | 第58页 |
| 5.3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