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吸能机构的设计与CAE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转向管柱吸能机构研究的现状 | 第10-14页 |
1.2.1 EPSc 对吸能机构的特殊要求 | 第10-12页 |
1.2.2 转向管柱吸能机构拉脱块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3 拉脱块的设计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 第13页 |
1.2.4 防止转向机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转向管柱拉脱块设计 | 第15-23页 |
2.1 溃缩吸能机构的一般技术要求 | 第15-16页 |
2.2 溃缩吸能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常见形式 | 第16-18页 |
2.3 金属拉脱块的设计 | 第18-21页 |
2.3.1 设计技术要求 | 第18-19页 |
2.3.2 结构设计与尺寸链计算 | 第19-21页 |
2.3.3 CAE 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ANSYS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23-47页 |
3.1 非线性有限元 | 第23-28页 |
3.1.1 几何非线性 | 第23-24页 |
3.1.2 材料非线性 | 第24-25页 |
3.1.3 状态非线性 | 第25页 |
3.1.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第25-28页 |
3.2 ANSYS 非线性有限元 | 第28-33页 |
3.2.1 ANSYS 软件介绍与基本求解过程 | 第28-29页 |
3.2.2 拉脱块仿真计算参数设置 | 第29-33页 |
3.3 拉脱块的有限元计算 | 第33-43页 |
3.3.1 前处理 | 第33-37页 |
3.3.2 求解 | 第37-40页 |
3.3.3 后处理 | 第40-43页 |
3.4 蠕变的有限元计算 | 第43-46页 |
3.4.1 蠕变的方程 | 第43-44页 |
3.4.2 蠕变计算特殊的求解设置 | 第44页 |
3.4.3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试验设计与验证 | 第47-56页 |
4.1 验证试验设计 | 第47-49页 |
4.2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第49-51页 |
4.3 验证试验方差分析 | 第51-53页 |
4.4 优化设计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