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平板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12页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与论文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第14-24页
    2.1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总体框架与组成第14-16页
        2.1.1 系统框架第14-15页
        2.1.2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模块第15-16页
    2.2 卫星模块与跟踪技术第16-18页
        2.2.1 卫星工作原理第16-18页
        2.2.2 单脉冲跟踪第18页
        2.2.3 圆锥扫描跟踪第18页
    2.3 系统的工作方式第18-23页
        2.3.1 系统的工作频率与特点第19-20页
        2.3.2 系统的工作方式与特点第20-22页
        2.3.3 通信资源利用率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第24-35页
    3.1 搭载平台的比较与特点第24-26页
        3.1.1 车载平台第24页
        3.1.2 船载平台第24-25页
        3.1.3 机载平台第25-26页
    3.2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的需求分析第26-29页
        3.2.1 社会因素需求分析第26-27页
        3.2.2 现实因素需求分析第27页
        3.2.3 经济因素需求分析第27-29页
        3.2.4 行业因素分析第29页
    3.3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应用第29-34页
        3.3.1 军事应用第29-31页
        3.3.2 民商应用第31-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平板天线的理论与设计第35-47页
    4.1 天线基本理论第35-36页
        4.1.1 天线的性能参数第35-36页
    4.2 常用天线第36-37页
        4.2.1 全向天线第36页
        4.2.2 定向天线第36-37页
    4.3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平板天线的特点与发展第37-40页
        4.3.1 平板天线的特点第37-38页
        4.3.2 平板天线的发展历程与进展第38-40页
    4.4 波导理论第40-42页
        4.4.1 矩形波导理论第40-41页
        4.4.2 圆形波导理论第41-42页
    4.5 阵列天线技术第42-44页
        4.5.1 二元阵列理论第42-44页
        4.5.2 天线阵列结论第44页
    4.6 平板天线设计方案第44-46页
        4.6.1 平板天线的初步设计性能指标第44-45页
        4.6.2 平板天线的构成详解第45-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平板天线的建模与仿真第47-63页
    5.1 仿真环境介绍第47-48页
        5.1.1 自适应网格剖分第47页
        5.1.2 扫频设置第47-48页
    5.2 功分网络层建模仿真第48-54页
        5.2.1 功分网络层的划分第49页
        5.2.2 E 面 T 的建模与仿真第49-52页
        5.2.3 功分网络层模型第52-54页
    5.3 圆波导变换层第54-55页
    5.4 方喇叭层第55-59页
    5.5 平板天线的仿真结果第59-62页
        5.5.1 天线发送性能第59-61页
        5.5.2 天线接收性能第61-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 1 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软件模块接口程序第67-72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城市污水培养高脂肪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工艺研究
下一篇:EV-DO/WLAN异构网络接入控制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