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2页 |
1.2.2 链形系统 DEA 模型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4页 |
1.2.3 模糊 DEA 模型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18-30页 |
2.1 商业银行效率 | 第18页 |
2.1.1 效率、效益和绩效 | 第18页 |
2.1.2 商业银行效率的定义 | 第18页 |
2.2 DEA 经典模型 | 第18-22页 |
2.2.1 C~2R 模型 | 第18-21页 |
2.2.2 BCC 模型 | 第21-22页 |
2.3 链形系统数据包络分析 | 第22-24页 |
2.4 模糊理论基本知识 | 第24-28页 |
2.4.1 模糊集与模糊数 | 第24-26页 |
2.4.2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 第26-28页 |
2.5 FCCPDEA 模型与 FCCNDEA 模型 | 第28-29页 |
2.5.1 FCCPDEA 模型 | 第28-29页 |
2.5.2 FCCNDEA 模型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链形系统模糊机会约束型 DEA 模型 | 第30-59页 |
3.1 基于 P 测度的链形系统模糊机会约束型 DEA 模型 | 第30-45页 |
3.1.1 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3.1.2 模型的求解 | 第32-37页 |
3.1.3 DMU 有效性的识别 | 第37-45页 |
3.2 基于 N 测度的链形系统模糊机会约束型 DEA 模型 | 第45-56页 |
3.2.1 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3.2.2 模型的求解 | 第46-50页 |
3.2.3 DMU 有效性的识别 | 第50-56页 |
3.3 P 测度与 N 测度链形 DEA 的比较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59-81页 |
4.1 DMU 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59页 |
4.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9-61页 |
4.3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测算及分析 | 第61-78页 |
4.3.1 2012 年效率测算的横向比较 | 第61-67页 |
4.3.2 2005-2012 年效率测算的纵向比较 | 第67-78页 |
4.4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78-80页 |
4.4.1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79页 |
4.4.2 控制贷款风险水平和提高贷款质量 | 第79页 |
4.4.3 优化上市银行经营管理规模 | 第79-80页 |
4.4.4 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经营成本 | 第80页 |
4.4.5 加快金融创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 第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 | 第87-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