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合理怀疑”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修缮评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新旧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条文规对比 | 第12-14页 |
一、 2012 年《刑事诉讼法》 | 第12-13页 |
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 | 第13页 |
三、 新旧对比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证明标准修缮的程序进步性 | 第14-18页 |
一、 价值观念的转变 | 第14-16页 |
二、 操作方式的进步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如何理解“排除合理怀疑” | 第18-31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 第18-25页 |
一、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起源 | 第18-20页 |
二、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解释探索 | 第20-25页 |
第二节 我国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 第25-31页 |
一、 “排除合理怀疑”的本土定位 | 第25-28页 |
二、 “排除合理怀疑”的基本要求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 第31-44页 |
第一节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规则 | 第31-34页 |
一、 “排除合理怀疑”的步骤 | 第31-32页 |
二、 实践应用——以薄熙来案部分内容为示例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排除合理怀疑”的实证案例分析 | 第34-44页 |
一、 什么是“合理的”怀疑 | 第34-38页 |
二、 不同阶段的“排除合理怀疑” | 第38-44页 |
第四章 基于实证困境的相关制度完善思考 | 第44-49页 |
第一节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一、 从审判者的角度 | 第44页 |
二、 从控诉方的角度 | 第44-45页 |
三、 从辩护方的角度 | 第45页 |
第二节 关联制度的完善思考 | 第45-49页 |
一、 “排除合理怀疑”的制度保障 | 第45-47页 |
二、 “排除合理怀疑”的环境调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