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8-12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8页 |
1.2 病例选择 | 第8-12页 |
2 病例概况 | 第12页 |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情况:见表 4 | 第12页 |
2.2 乙肝相关性并发症情况:见表 5 | 第12页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2-13页 |
3.1 试验方法 | 第12-13页 |
3.2 观察项目及方法 | 第13页 |
4 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5 研究结果 | 第14-16页 |
5.1 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比较 | 第14页 |
5.2 两组血清 LN、HA 和血浆 AngⅡ变化比较(见表 6) | 第14页 |
5.3 两组血清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 7) | 第14页 |
5.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比较(见表 8) | 第14-15页 |
5.5 安全性观察 | 第15-16页 |
讨论 | 第16-31页 |
1 肝癌的中医认识 | 第16-19页 |
1.1 肝癌的中医溯源 | 第16页 |
1.2 肝癌的中医病机 | 第16-17页 |
1.3 肝癌的中医辨证分析 | 第17-18页 |
1.4 肝癌的中医治疗 | 第18-19页 |
2 原发性肝癌西医治疗现状 | 第19-20页 |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 | 第20-24页 |
3.1 RAS 与肝纤维化 | 第21-22页 |
3.2 RAS 与门脉高压 | 第22-23页 |
3.3 RAS 与肝肾综合征(HRS) | 第23-24页 |
3.4 RAS 与原发性肝癌 | 第24页 |
4 中药对 RAS 的作用 | 第24-26页 |
5 鳖甲煎丸分析 | 第26-29页 |
5.1 鳖甲煎丸方剂来源 | 第26页 |
5.2 方药选择依据 | 第26-27页 |
5.3 组方分析 | 第27-29页 |
5.4 鳖甲煎丸现代研究 | 第29页 |
6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综述 | 第3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详细摘要 | 第72-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