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磁阻电机论文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绕组故障容错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4页
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无轴承电机第15-17页
        1.1.1 无轴承电机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无轴承电机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第17-18页
        1.2.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发展现状第17-18页
        1.2.2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第18页
    1.3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容错研究概况第18-19页
    1.4 直接转矩控制与直接悬浮力控制研究概况第19-20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本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1.5.1 课题研究意义第20页
        1.5.2 本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理论第22-34页
    2.1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悬浮原理第22-23页
    2.2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双相耦合数学模型第23-29页
        2.2.1 气隙磁导模型第23-25页
        2.2.2 电感模型第25-27页
        2.2.3 悬浮力模型第27-28页
        2.2.4 转矩模型第28-29页
    2.3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容错补偿原理第29-30页
    2.4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DTC&DFC基本理论第30-33页
        2.4.1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第30-32页
        2.4.2 直接悬浮力控制原理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绕组短路容错控制研究第34-56页
    3.1 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短路故障补偿原理第34-36页
        3.1.1 短路故障对悬浮力和转矩的影响第34-36页
        3.1.2 短路故障的悬浮力补偿原理第36页
    3.2 短路容错数学模型第36-40页
        3.2.1 悬浮力模型第37-38页
        3.2.2 转矩模型第38页
        3.2.3 短路电流模型第38-40页
    3.3 短路容错运行控制策略第40-46页
        3.3.1 悬浮力补偿策略第40-42页
        3.3.2 正常导通相控制策略第42页
        3.3.3 转矩补偿策略第42-46页
    3.4 仿真分析第46-51页
        3.4.1 系统控制框图第46-47页
        3.4.2 悬浮力补偿仿真验证第47-49页
        3.4.3 转矩补偿仿真验证第49-51页
    3.5 实验验证第51-55页
        3.5.1 悬浮力补偿实验第51-53页
        3.5.2 径向负载突变实验第53页
        3.5.3 转速突变实验第53-54页
        3.5.4 转矩补偿实验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基于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DTC&DFC的开路故障容错控制策略研究第56-74页
    4.1 等效电压矢量选取第56-61页
        4.1.1 开关状态的定义第56-57页
        4.1.2 普通DTC电压矢量选取第57-59页
        4.1.3 等效电压矢量及其选取第59-61页
        4.1.4 DTC&DFC控制框图第61页
    4.2 开路故障的悬浮力补偿策略第61-69页
        4.2.1 绕组开路故障对悬浮力与转矩的影响第61-64页
        4.2.2 悬浮力补偿策略及其仿真验证第64-66页
        4.2.3 悬浮力补偿策略改进第66-67页
        4.2.4 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第67-69页
    4.3 考虑DTC效果的悬浮力补偿策略第69-73页
        4.2.1 悬浮力补偿策略第69-70页
        4.2.2 仿真验证第70-71页
        4.2.3 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第71-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基于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DTC&DFC的开路故障容错实验研究第74-82页
    5.1 实验平台简介第74-76页
        5.1.1 单绕组BSRM实验样机第74-75页
        5.1.2 主功率拓扑第75页
        5.1.3 数字控制系统第75-76页
    5.2 单绕组BSRM的DTC&DFC实验研究第76-79页
        5.2.1 三相电流实验结果第76页
        5.2.2 磁链观测结果第76-77页
        5.2.3 转矩对比结果第77-78页
        5.2.4 位移波形第78页
        5.2.5 径向负载突变实验第78-79页
        5.2.6 转速突变实验第79页
    5.3 开路故障容错运行的实验研究第79-81页
        5.3.1 三相电流结果第80页
        5.3.2 位移波形第80-81页
        5.3.3 径向负载突变实验第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2-83页
    6.1 主要工作第82页
    6.2 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工作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MN-PT弛豫铁电粉体和薄膜的可溶性无机盐—螯合—凝胶法制备及性质表征
下一篇: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