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光学非球面多方法组合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课题来源与意义第12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12页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大型光学系统的多方法测量第13-16页
        1.2.2 面形检测数据的量化评价第16-19页
        1.2.3 测量方法互检的发展趋势第19-20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凸非球面的背面透过补偿检验第21-38页
    2.1 补偿器设计与公差分析第21-24页
        2.1.1 背面透过补偿检验方案设计第21-22页
        2.1.2 补偿器加工公差分析第22-24页
    2.2 补偿检验系统的光学对准第24-29页
        2.2.1 间隙仪在补偿检验中的使用第24-26页
        2.2.2 点光源与补偿器的对准调整第26-28页
        2.2.3 补偿器与被测镜的对准调整第28-29页
    2.3 面形误差分离第29-37页
        2.3.1 加工装调测量精度的影响第29-33页
        2.3.2 面形制造偏差的修正第33-36页
        2.3.3 材料误差的影响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凸非球面的可变补偿拼接测量第38-47页
    3.1 可变补偿器的装调机构设计第38-42页
        3.1.1 CGH板的调整设计第39-41页
        3.1.2 双转台的调整设计第41-42页
    3.2 测量系统的装调与误差自校准第42-44页
        3.2.1 测量光路布局第42-43页
        3.2.2 可变补偿装置的装调与误差自校准第43页
        3.2.3 被测镜的装调与误差自校准第43-44页
    3.3 可变补偿拼接测量实验研究第44-46页
        3.3.1 装置改进后的测量效果第44-46页
        3.3.2 拼接系统的后续优化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凸非球面的正面补偿检验第47-52页
    4.1 非球面补偿器透镜的设计第47-48页
    4.2 非球面透镜的补偿器设计第48-50页
    4.3 测量误差分析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面形误差多方法测量的互检第52-63页
    5.1 面形误差曲面的最优匹配第52-58页
        5.1.1 面形匹配算法第52-56页
        5.1.2 算法匹配能力分析第56-58页
    5.2 多方法互检的量化评价指标第58-61页
        5.2.1 互检评价原理第59-60页
        5.2.2 互检评价分析第60-61页
    5.3 多方法互检的不确定度建模研究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3-65页
    6.1 全文总结第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学零件小磨头数控抛光稳定性提升与路径优化的研究
下一篇:光栅—谐振腔耦合的石墨烯太赫兹等离子体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