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页
    1.5 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2章 自然灾害与无线电应急通信相关理论第14-22页
    2.1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相关概念第14-16页
        2.1.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第14页
        2.1.2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与分类第14-15页
        2.1.3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界定第15-16页
    2.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相关理论第16-22页
        2.2.1 公共部门应急管理理论第16-17页
        2.2.2 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第17-19页
        2.2.3 国际电联关于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议择要第19-22页
第3章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现状及问题第22-34页
    3.1 我国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22-29页
        3.1.1 我国无线电管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22-25页
        3.1.2 我国应急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25-27页
        3.1.3 我国无线电管理与应急通信整合现状第27-29页
    3.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第29-34页
        3.2.1 预案体系不完备第29-30页
        3.2.2 多部门协调存在困难第30-31页
        3.2.3 无线电应急通信平台不统一第31-33页
        3.2.4 公众移动通信网抗灾水平不高第33-34页
第4章 国外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机制分析第34-44页
    4.1 美国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概况第34-37页
        4.1.1 美国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介绍第34-35页
        4.1.2 美国无线电应急通信经典案例第35-37页
    4.2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概况第37-40页
        4.2.1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介绍第37-39页
        4.2.2 日本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经典案例第39-40页
    4.3 国内外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之比较第40-44页
        4.3.1 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体制之比较第40-41页
        4.3.2 无线电应急通信预案体系之比较第41-42页
        4.3.3 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之比较第42-44页
第5章 完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管理机制第44-56页
    5.1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预备机制第44-47页
        5.1.1 制定各类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规范第44-45页
        5.1.2 完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预案体系第45-46页
        5.1.3 加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实战演练第46-47页
    5.2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协调机制第47-49页
        5.2.1 建立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第47页
        5.2.2 组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专家委员会第47-48页
        5.2.3 建设统一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平台第48-49页
    5.3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第49-52页
        5.3.1 无线电应急通信频率资源保障第49-50页
        5.3.2 受灾地无线电监测与干扰排查第50-51页
        5.3.3 实施受灾地局部电磁频谱管制第51-52页
    5.4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无线电应急通信恢复机制第52-56页
        5.4.1 提升公众通信网容灾恢复能力第52-54页
        5.4.2 提高应急通信平台及专网抗灾能力第54页
        5.4.3 无线电应急通信网恢复专项经费支持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港澳台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下一篇:泉州市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