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 创新点和不足第14-15页
        1.4.1 创新点第14页
        1.4.2 不足第14-15页
2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类型及风险分析第15-28页
    2.1 概念及交易流程第15-16页
    2.2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第16-21页
    2.3 第三方支付机构典型模式分析及其比较第21-23页
        2.3.1 源于线下POS机系统支付业务的传统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第21页
        2.3.2 源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第21-23页
        2.3.3 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创新型第三方支付的竞争比较第23页
    2.4 第三方支付风险分析及监管第23-28页
        2.4.1 第三方支付风险分析第23-25页
        2.4.2 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第25-28页
3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定性分析第28-38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经营概况第28-30页
        3.1.1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第28-29页
        3.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现状第29-30页
        3.1.3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规模第30页
    3.2 第三方支付与传统商业银行优劣势比较分析第30-32页
    3.3 第三方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影响路径分析第32-38页
4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定量分析第38-51页
    4.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益影响的定量分析第38-43页
        4.1.1 从微观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路径第38页
        4.1.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第38-41页
        4.1.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净利润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第41-43页
    4.2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二者关系的定量分析检验第43-51页
        4.2.1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第43-45页
        4.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45-48页
        4.2.3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分析第48-51页
5 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第51-59页
    5.1 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展望第51-52页
        5.1.1 开拓国内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市场第51页
        5.1.2 从支付向金融领域转型第51-52页
        5.1.3 从互联网支付向移动互联网支付模式迁移第52页
    5.2 第三方支付影响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第52-56页
        5.2.1 加强客户管理和维护第52-53页
        5.2.2 构建创新发展新思路第53-55页
            5.2.2.1 注重信息化银行的搭建第53-54页
            5.2.2.2 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第54页
            5.2.2.3 加大中小企业市场的开拓第54-55页
        5.2.3 增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力度第55-56页
    5.3 基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部分说明第56-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与货币供给量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超额货币对中国通胀与产出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