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检测皮肤癌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毫米波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早期检测皮肤癌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 皮肤癌常用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1.3.1 皮肤镜像学 | 第17-19页 |
1.3.2 物理检测手段 | 第19-20页 |
1.3.3 毫米波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毫米波检测皮肤癌的基本原理 | 第23-29页 |
2.1 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和测量 | 第23-24页 |
2.2 生物组织介电特性的计算 | 第24-26页 |
2.3 皮肤和肿瘤的介电特性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矩形锥介质棒探头的设计 | 第29-39页 |
3.1 毫米波特点 | 第29-30页 |
3.2 矩形锥介质棒探头的设计 | 第30-35页 |
3.2.1 矩形波导的选择 | 第30-32页 |
3.2.2 矩形介质棒探头的传播特性 | 第32-34页 |
3.2.3 矩形锥介质棒探头的尺寸 | 第34-35页 |
3.3 数值分析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仿真与数值分析 | 第39-53页 |
4.1 XFDTD参数设置 | 第39-44页 |
4.1.1 FDTD算法 | 第39-40页 |
4.1.2 网格的划分和数值稳定性 | 第40-41页 |
4.1.3 吸收边界条件 | 第41页 |
4.1.4 激励源的选择 | 第41-43页 |
4.1.5 皮肤检测模型 | 第43-44页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4.2.1 介电常数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含一层肿瘤层 | 第45-48页 |
4.2.3 含两层肿瘤层 | 第48-49页 |
4.2.4 肿瘤层个数和位置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 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