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及文献述评 | 第15-20页 |
| 1.3.1 国外农业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7页 |
| 1.3.2 国内农业研究动态综述 | 第17-20页 |
| 1.3.3 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20页 |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1.5 本章总结 | 第22-23页 |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 2.1 农业生产效率理论 | 第23-24页 |
| 2.1.1 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 2.1.2 农业生产效率概念的界定 | 第24页 |
| 2.2 效率测度方法比较与选择 | 第24-27页 |
| 2.2.1 DEA的特点和优点 | 第25-26页 |
| 2.2.2 TFP的特点和优点 | 第26-27页 |
| 2.3 本章总结 | 第27-29页 |
| 第3章 湖南农业发展现状介绍 | 第29-39页 |
| 3.1 湖南省农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第29-32页 |
| 3.1.1 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时间变迁 | 第29-30页 |
| 3.1.2 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空间布局 | 第30-32页 |
| 3.2 湖南省各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 第32-37页 |
| 3.2.1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投入情况 | 第32-33页 |
| 3.2.2 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 | 第33-34页 |
| 3.2.3 农业机械动力投入情况 | 第34-35页 |
| 3.2.4 农用化肥施用量情况 | 第35-36页 |
| 3.2.5 农村用电量投入情况 | 第36-37页 |
| 3.3 本章总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湖南省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静态分析 | 第39-49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 4.1.1 DEA模型介绍 | 第39-41页 |
| 4.1.2 DEA模型的优势 | 第41页 |
| 4.1.3 DEA模型的操作步骤 | 第41-42页 |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 4.3 湖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 第43-47页 |
| 4.3.1 湖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分析 | 第43-45页 |
| 4.3.2 湖南省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45-46页 |
| 4.3.3 湖南省农业生产规模效率分析 | 第46-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湖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分析 | 第49-53页 |
| 5.1 DEA-Malmquist指数法介绍 | 第49页 |
| 5.2 湖南省全省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构成及变动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 5.3 湖南省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情况构成及变动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改善湖南省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 6.1 湖南省农业发展走低碳转型模式 | 第53-55页 |
| 6.1.1 发展有机农业 | 第53-54页 |
| 6.1.2 发展循环农业 | 第54页 |
| 6.1.3 发展生态农业 | 第54-55页 |
| 6.1.4 发展低碳农业可转变的其他模式 | 第55页 |
| 6.2 提高组织文化程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 第55-56页 |
| 6.3 改善农业基础水平,加大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 | 第56-57页 |
| 6.4 继续坚持科技支撑战略,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57-59页 |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59-61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