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背景及理念 | 第10-13页 |
(一)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背景 | 第10-11页 |
1.传教士、留学生、留洋官员对西方审判文化的介绍 | 第10页 |
2.审判权与行政权合一的机构体制逐步显露出弊端 | 第10-11页 |
3.领事裁判权的确立限制清政府的司法主权 | 第11页 |
(二)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理念 | 第11-13页 |
1.会通中西 | 第11-12页 |
2.司法独立 | 第12-13页 |
二、清末审判机构改革内容分析 | 第13-18页 |
(一)以立法的形式赋予审判机构审判职能 | 第14页 |
(二)严格划分各审判机构职能 | 第14-17页 |
1.司法行政管理机构——法部、提法司 | 第15-16页 |
2.司法审判机构——大理院、审判厅 | 第16页 |
3.检察机构——检察厅 | 第16-17页 |
(三)实行四级三审制以划分各审判机构的权限 | 第17页 |
(四)设立专门司法培训机构为各审判机构输送人员 | 第17-18页 |
三、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评价及启示 | 第18-25页 |
(一)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评价 | 第18-20页 |
1.清末审判机构改革是形式意义上的司法独立 | 第18-19页 |
2.清末审判机构改革建立了审判机构新旧并立的新型模式 | 第19-20页 |
(二)清末审判机构改革的启示 | 第20-25页 |
1.实现审判机构改革应具有市场经济条件 | 第21-22页 |
2.实现审判机构改革应具有民主政治条件 | 第22-24页 |
3.实现审判机构改革应具有权利本位的思想观念条件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