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林波波带中央带Sand River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3.1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第13-14页 |
1.3.2 变质作用PTt轨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 | 第18-30页 |
2.1 区域构造 | 第18-20页 |
2.1.1 北边缘带地质概况 | 第19页 |
2.1.2 南边缘带地质概况 | 第19页 |
2.1.3 中央带地质概况 | 第19-20页 |
2.2 构造—变质特征 | 第20-22页 |
2.2.1 构造变形 | 第21-22页 |
2.2.2 变质作用 | 第22页 |
2.3 岩石组合特征 | 第22-30页 |
2.3.1 南边缘带岩石组合特征 | 第22-23页 |
2.3.2 北边缘带岩石组合特征 | 第23-24页 |
2.3.3 中央带岩石组合特征 | 第24-27页 |
2.3.4 Sand River地区 | 第27-30页 |
第3章 麻粒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4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3.2 主微量元素特征 | 第32页 |
3.3 恢复原岩类型 | 第32-34页 |
第4章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 第34-44页 |
4.1 岩相学特征及变质阶段划分 | 第34-36页 |
4.2 矿物化学 | 第36-40页 |
4.2.1 石榴子石 | 第37-38页 |
4.2.2 单斜辉石 | 第38-39页 |
4.2.3 斜方辉石 | 第39-40页 |
4.2.4 角闪石 | 第40页 |
4.2.5 斜长石 | 第40页 |
4.3 传统温压条件估算 | 第40-42页 |
4.4 变质相平衡模拟及平均温压计算 | 第42-44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4-47页 |
5.1 麻粒岩变质作用PTt轨迹 | 第44页 |
5.2 麻粒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探讨 | 第44-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