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2-20页 |
1.2.1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 第12-14页 |
1.2.2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土地开发策略 | 第14-15页 |
1.2.3 Tod概念引介及在中国的发展 | 第15-20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香港轨道交通系统的经验借鉴 | 第23-37页 |
2.1 背景简介 | 第23-27页 |
2.1.1 香港城市发展概况 | 第23-26页 |
2.1.2 香港轨道交通概况 | 第26-27页 |
2.1.3 香港新市镇建设与轨道交通 | 第27页 |
2.2 香港轨道交通沿线居住人口分布 | 第27-31页 |
2.2.1 议会分区概况 | 第27-28页 |
2.2.2 人口密度的分布 | 第28-29页 |
2.2.3 收入水平的分布 | 第29-31页 |
2.3 香港工作人口分布及工作出行流动 | 第31-35页 |
2.4 对香港研究案例的总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深圳地铁 1、2 号线实证研究 | 第37-67页 |
3.1 深圳地铁 1、2 号线现状 | 第37-47页 |
3.1.1 地铁 1、2 号线客流概况 | 第37-40页 |
3.1.2 地铁 1、2 号线用地现状 | 第40-44页 |
3.1.3 地铁 1、2 号线站点分类 | 第44-47页 |
3.2 深圳地铁 1、2 站点用地与客流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61页 |
3.2.1 用地开发强度 | 第47-50页 |
3.2.2 活动人口密度 | 第50-52页 |
3.2.3 土地混合程度 | 第52-56页 |
3.2.4 经济收入水平 | 第56-61页 |
3.3 深圳地铁2号线站点问卷调查的分析 | 第61-67页 |
3.3.1 站点使用者的出行特征 | 第61-63页 |
3.3.2 站点地区的土地特征 | 第63-65页 |
3.3.3 地铁站点的接驳特征 | 第65-67页 |
第4章 轨道交通与土地使用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要点讨论 | 第67-71页 |
4.1 土地开发密度与潜在使用者密度 | 第67-69页 |
4.2 站点用地混合与线路的混合 | 第69-70页 |
4.3 宜人的步行环境与良好的接驳 | 第70-7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