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RFID系统中时间效率与能量效率的均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RFID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2章 RFID系统技术基础 | 第11-23页 |
2.1 RFID系统构成 | 第11-16页 |
2.1.1 阅读器 | 第11-13页 |
2.1.2 电子标签 | 第13-15页 |
2.1.3 软件系统 | 第15-16页 |
2.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2.1 电感耦合 | 第16-17页 |
2.2.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 第17-18页 |
2.3 防碰撞技术 | 第18-21页 |
2.3.1 基于ALOHA协议的防碰撞算法 | 第18-20页 |
2.3.2 基于二进制树的防碰撞算法 | 第20-21页 |
2.4 其他相关技术 | 第21-23页 |
第3章 移动RFID系统的时间效率与能量效率 | 第23-32页 |
3.1 基础知识 | 第23-24页 |
3.2 系统的时间效率与能量效率的关系 | 第24-31页 |
3.2.1 系统的时间效率 | 第25-26页 |
3.2.2 系统的能量效率 | 第26-27页 |
3.2.3 时效与能效的关系 | 第27-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标签分批到达模型中的均衡策略 | 第32-42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32-33页 |
4.2 基于帧长度的均衡策略 | 第33-37页 |
4.2.1 系统参数 | 第33-34页 |
4.2.2 传送带速度与帧长度系数的关系 | 第34-37页 |
4.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37-41页 |
4.3.1 节省能量增益 | 第38-39页 |
4.3.2 标签漏读率 | 第39-40页 |
4.3.3 系统效率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标签均匀到达模型中的均衡策略 | 第42-50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42-43页 |
5.2 基于帧长度的均衡策略 | 第43-46页 |
5.2.1 系统参数 | 第43页 |
5.2.2 传送带速度与帧长度系数的关系 | 第43-46页 |
5.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5.3.1 节省能量增益 | 第46-47页 |
5.3.2 标签漏读率 | 第47-48页 |
5.3.3 系统效率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