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3-16页 |
1.4.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第16-23页 |
2.1 科技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 第16-18页 |
2.1.1 科技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17-18页 |
2.2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理论 | 第18-23页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抵押担保理论 | 第20页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5 金融抑制理论 | 第21-23页 |
3 XX公司的基本情况及信贷融资现状 | 第23-29页 |
3.1 XX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第23-24页 |
3.2 XX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3.2.1 公司主要财务状况数据 | 第24-26页 |
3.2.2 财务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3.3 XX公司信贷融资需求现状 | 第27-29页 |
4 XX公司信贷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4.1 商业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概况及其条件 | 第29-32页 |
4.1.1 商业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条件 | 第29-30页 |
4.1.2 苏州地区商业银行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概况 | 第30-31页 |
4.1.3 商业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及影响因素的考量 | 第31-32页 |
4.2 XX公司信贷融资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2.1 XX公司自身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4.2.2 XX公司外部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5 缓解XX公司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 第37-45页 |
5.1 增强XX公司自身的素质 | 第37-40页 |
5.1.1 通过外部途径加强XX公司的信贷融资担保能力 | 第37页 |
5.1.2 加强优质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贷款竞争力 | 第37-38页 |
5.1.3 敢于走出去,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关系,提高政银企三方信息对称性 | 第38页 |
5.1.4 提高诚信意识,增强企业信用度 | 第38-39页 |
5.1.5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 第39页 |
5.1.6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39-40页 |
5.2 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改善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 第40-41页 |
5.2.1 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建设 | 第40页 |
5.2.2 对科技中小企业进行信贷辅导,降低不对称性,提升信贷融资可行性 | 第40-41页 |
5.2.3 积极进行金融业务领域的创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 第41页 |
5.3 改善政府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第41-45页 |
5.3.1 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促进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降低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成本 | 第41-42页 |
5.3.2 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5.3.3 构建服务平台为科技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提供综合服务 | 第43页 |
5.3.4 完善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 | 第43页 |
5.3.5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和科技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保护支持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43-45页 |
6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