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谷物连续干燥测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2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 目前连续式谷物干燥测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2章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水分在线检测 | 第27-53页 |
2.1 概述 | 第27-31页 |
2.1.1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水分在线检测方法 | 第27-29页 |
2.1.2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水分模型预测原理 | 第29-31页 |
2.1.3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水分在线测量的新策略 | 第31页 |
2.2 质容平均在线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2.2.1 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31-32页 |
2.2.2 水分计算算法 | 第32-34页 |
2.2.3 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2.3 质流线性等比模型的建立 | 第34-47页 |
2.3.1 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34页 |
2.3.2 基本参数 | 第34页 |
2.3.3 初始化过程 | 第34-36页 |
2.3.4 水分在线检测过程模型 | 第36-47页 |
2.3.5 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2.4 质流非线性模型滚动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2.4.1 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47页 |
2.4.2 基本参数 | 第47页 |
2.4.3 初始化过程 | 第47页 |
2.4.4 水分在线检测过程模型 | 第47-48页 |
2.4.5 参数滚动优化模型 | 第48-50页 |
2.4.6 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50页 |
2.5 3种方法的对比 | 第50-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自动控制模型和方法的研究 | 第53-75页 |
3.1 概述 | 第53-58页 |
3.1.1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自动控制方法概述 | 第53-54页 |
3.1.2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自动控制模型预测法原理 | 第54-58页 |
3.2 质容平均水分模型滚动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8-64页 |
3.2.1 工作原理 | 第58-59页 |
3.2.2 过程模型 | 第59-60页 |
3.2.3 逆过程模型 | 第60-62页 |
3.2.4 排粮速度优化器 | 第62页 |
3.2.5 模型参数优化/校正器 | 第62-63页 |
3.2.6 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3.3 质流线性等比模型和方法的建立 | 第64-69页 |
3.3.1 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3.3.2 运行参数自动调节模块 | 第65-68页 |
3.3.3 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68-69页 |
3.4 质流非线性模型滚动预测模型和方法的建立 | 第69-71页 |
3.4.1 工作原理 | 第69页 |
3.4.2 运行参数滚动优化模块 | 第69-71页 |
3.4.3 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71页 |
3.5 3种方法的对比 | 第71-7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4章 基于质流法的谷物连续干燥水分测控模拟与分析 | 第75-89页 |
4.1 基于质流法的谷物连续干燥水分测控模拟 | 第75-79页 |
4.1.1 模拟目的 | 第75-76页 |
4.1.2 模拟方法 | 第76页 |
4.1.3 模拟步骤 | 第76-79页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9-86页 |
4.2.1 质流法谷物水分检测计算误差模拟分析 | 第79-80页 |
4.2.2 开环参数变化的滞后响应模拟分析 | 第80-84页 |
4.2.3 基于空占比的闭环调节的谷物干燥自动控制过程模拟分析 | 第84-8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5章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 | 第89-111页 |
5.1 测控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 | 第89-90页 |
5.2 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90-99页 |
5.2.1 硬件设计的整体方案 | 第90-91页 |
5.2.2 主要硬件设备的简单介绍 | 第91-96页 |
5.2.3 谷物连续干燥机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 第96-99页 |
5.3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99-102页 |
5.4 谷物连续干燥过程自动测控系统试验 | 第102-109页 |
5.4.1 试验目的 | 第102-103页 |
5.4.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103-105页 |
5.4.3 试验条件 | 第105页 |
5.4.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5-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5页 |
6.1 结论 | 第111-113页 |
6.2 创新点 | 第113页 |
6.3 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附录 | 第125-16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7-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