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高校奥运场馆有别于高校普通场馆的特点分析 | 第10-12页 |
·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模式有别于其他奥运场馆的特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国内外高校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国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页 |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 第15-17页 |
第2章 现代奥运场馆赛前规划与赛后利用研究 | 第17-27页 |
·现代奥运场馆的投资与建设 | 第17-19页 |
·现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20页 |
·现代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与运营模式 | 第20-26页 |
·奥运会场馆的赛前规划与赛后利用 | 第20-22页 |
·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模式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北京市高校体育馆发展历程与赛后利用概况 | 第27-34页 |
·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 第27-31页 |
·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的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我国参与大型赛事的场馆利用情况综述 | 第28-31页 |
·在高校设置奥运场馆的意义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分析 | 第34-83页 |
·2008 年北京奥运场馆规划建设概况 | 第34-35页 |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的特点和赛前策划比较 | 第35-51页 |
·六座高校场馆的分布特点 | 第35-37页 |
·六座高校场馆的赛前综合利用策划回顾 | 第37-51页 |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51-82页 |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现状调研概况 | 第51-77页 |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调查问卷分析 | 第77-80页 |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赛后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高校奥运场馆赛前设计与赛后利用原则 | 第83-94页 |
·高校奥运场馆设计与赛后改造原则 | 第83-87页 |
·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思想 | 第83-84页 |
·主场地的多功能利用研究 | 第84-86页 |
·发掘辅助空间的利用潜力 | 第86页 |
·高校奥运场馆的赛后改造原则 | 第86-87页 |
·赛后利用定位与使用原则 | 第87-90页 |
·赛后综合利用模式建议与综述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附件一: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第98-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