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力学论文

额外负重结合高频率低载荷振动对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骨的组成与力学特性第13-17页
        1.1.1 骨的组成第13-15页
        1.1.2 骨的力学特性第15-17页
    1.2 骨的塑建与重建第17-18页
        1.2.1 骨的塑建第17页
        1.2.2 骨的重建第17-18页
    1.3 骨的功能适应性第18-20页
    1.4 骨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22-24页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4页
    1.7 本章小结第24-27页
第2章 多尺度的力学研究方法第27-43页
    2.1 实验方案第27-30页
    2.2 多尺度研究方法第30-41页
        2.2.1 Micro-CT扫描第30-35页
        2.2.2 三点弯曲力学实验第35-38页
        2.2.3 纳米压痕测试第38-41页
    2.3 血清检测第41页
    2.4 统计分析第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43-53页
    3.1 三点弯曲力学实验获取左侧股骨破坏载荷和弹性模量第43-44页
    3.2 Micro-CT影像评估左侧股骨头松质骨显微结构形态第44-46页
    3.3 Micro-CT测得不同组别股骨干皮质骨显微结构参数第46-47页
    3.4 纳米压痕测试测定骨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第47-49页
    3.5 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第49-50页
    3.6 体重和肌肉重量结果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结果讨论第53-61页
    4.1 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第53-55页
    4.2 微观结构与生化参数的关系第55-56页
    4.3 纳观材料特性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第56-57页
    4.4 体重与BMD和骨质量的关系第57-58页
    4.5 研究局限性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1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学习经历第69页
    科研成果第69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轻载滚子轴承关键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合理性验证
下一篇:初中生志愿精神培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