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教科书插图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状况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1-12页 |
二、视觉计算理论 | 第12-13页 |
三、视觉与文字学习的双重编码理论 | 第13页 |
第三节 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状况 | 第13-17页 |
一、国外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二、国内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三、教科书插图研究状况的评价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现行三套《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中插图的比较和分析 | 第17-37页 |
第一节 插图的分类 | 第17-24页 |
一、依据插图的呈现形式进行分类 | 第17-19页 |
二、依据插图的内容进行分类 | 第19-22页 |
三、依据插图的用途进行分类 | 第22-23页 |
四、依据插图的组合方式进行分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插图数量和形式的统计与分析 | 第24-25页 |
一、插图数量的统计 | 第24页 |
二、插图形式的统计 | 第24页 |
三、统计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插图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第25-28页 |
一、插图内容的统计 | 第25-27页 |
二、统计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插图的内容与所采取的形式的统计与分析 | 第28-33页 |
一、“人教版”中插图内容与所采用形式的统计 | 第28-29页 |
二、“苏教版”中插图内容与所采取的形式的统计 | 第29-30页 |
三、“鲁科版”中插图内容与所采取的形式的统计 | 第30页 |
四、三套教科书插图内容与所采取形式的统计 | 第30-32页 |
五、《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内容与适合呈现形式的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五节 插图组合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 第33-35页 |
一、插图组合方式的统计 | 第33-34页 |
二、插图的组合方式与相关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第六节 插图用途的统计与分析 | 第35-37页 |
一、插图用途的统计 | 第35-36页 |
二、统计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现行高中三套《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的使用状况 | 第37-50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统计和分析 | 第39-50页 |
一、对三个版本《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的整体看法 | 第39-41页 |
二、对教科书插图性质和功能的看法 | 第41-43页 |
三、对教科书插图形式和内容的看法 | 第43-45页 |
四、使用插图的状况 | 第45-48页 |
五、教师对《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中插图的设计建议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0-57页 |
第一节 现行高中三套《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的相关结论 | 第50-53页 |
第二节 现行高中三套《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使用状况的相关结论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启示 | 第54-57页 |
一、关于《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编绘的思考 | 第54-55页 |
二、关于《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插图教学策略的思考 | 第55-56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1 | 第60-63页 |
附录 2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