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重要性 | 第9页 |
(二)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不高 | 第9页 |
(三)研究者的兴趣诉求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 第10-11页 |
(二)专业认同 | 第11-12页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关于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 第12页 |
(二)国内关于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 第12-15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5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 | 第18-33页 |
一、河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概况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案设计 | 第18-22页 |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8-19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19-21页 |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1-22页 |
三、调查问卷结果的呈现 | 第22-33页 |
(一)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 第22-23页 |
(二)不同维度下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状况 | 第23-26页 |
(三)不同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状况 | 第26-31页 |
(四)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二、背景差异体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一)性别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二)年级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三)专业选择方式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三、学校专业培养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 | 第37页 |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 第37页 |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拓展 | 第37-38页 |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 | 第38页 |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一)社会人才的需求 | 第38页 |
(二)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提高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 第39-49页 |
一、学生自身方面 | 第39-42页 |
(一)端正学习态度,兼顾理论和实践 | 第39-40页 |
(二)加强内外修炼,提升专业素养 | 第40-41页 |
(三)增强专业自信心自豪感 | 第41-42页 |
二、学校建设方面 | 第42-46页 |
(一)增强调换专业制度的弹性 | 第42页 |
(二)加强专业自身建设 | 第42-45页 |
(三)重视学生思想建设 | 第45-46页 |
三、社会认识方面 | 第46-49页 |
(一)改善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认识 | 第46页 |
(二)更新传统观念,鼓励男生加入 | 第46-47页 |
(三)提高小学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第47-48页 |
(四)增加高考志愿填报的宣传与指导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附录一: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附录二: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认同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