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农民工 | 第11-12页 |
·民工荒 | 第12页 |
·双转移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关于劳动力转移及“民工荒”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关于劳动力转移及“民工荒”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工作基础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基本情况 | 第20-35页 |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内容及统计结果 | 第20-31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调查结果的统计 | 第21-31页 |
·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第31页 |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现状的概述 | 第31-33页 |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的特点 | 第33页 |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的发展趋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 民工荒 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5-42页 |
·政府职能缺失及政策歧视 | 第35-37页 |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 | 第35页 |
·子女的就学问题 | 第35-36页 |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 | 第36页 |
·权益维护的困难 | 第36-37页 |
·居住条件的影响 | 第37页 |
·企业因素的制约 | 第37-38页 |
·工资待遇问题 | 第37-38页 |
·工作环境的原因 | 第38页 |
·企业文化欠缺 | 第38页 |
·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的缺位 | 第38-39页 |
·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不衔接 | 第38-39页 |
·职业资格证书没能起到引导就业作用 | 第39页 |
·技工教育认可度低 | 第39页 |
·其他原因 | 第39-42页 |
·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对农民工的分流 | 第39-40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的改变 | 第40页 |
·物价上涨的影响 | 第40页 |
·缺乏利益诉求渠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完善政府政策和职能建设 | 第42-44页 |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第42页 |
·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 第42页 |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的建设 | 第42-43页 |
·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实施 | 第43页 |
·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 | 第43页 |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 第43-44页 |
·完善企业建设 | 第44-45页 |
·提供有竞争性的工资薪酬 | 第44页 |
·提供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 第44页 |
·组织丰富的工余活动 | 第44-45页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5页 |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用工安全 | 第45页 |
·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 | 第45-46页 |
·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 第45页 |
·提高农民工就业培训水平 | 第45-46页 |
·职业技能鉴定紧跟就业需求 | 第46页 |
·社会制度的创新 | 第46-48页 |
·扩宽农民工利益述求渠道 | 第46页 |
·关怀农民工的身心健康 | 第46-47页 |
·建立接纳农民工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 | 第47页 |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 | 第47页 |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