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纳米通道的生物分子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纳米通道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发展第9-12页
        1.2.1 生物纳米通道第9-10页
        1.2.2 人工纳米通道第10-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纳米通道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温度对生物分子过孔的影响第14-34页
    2.1 纳米孔阵列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搭建第14-20页
        2.1.1 检测的实验原理第14-16页
        2.1.2 检测装置的设计第16-17页
        2.1.3 纳米通道阵列的表面表征第17-18页
        2.1.4 实验数据的采集第18-20页
    2.2 温度对羊抗人IgG分子过孔的影响第20-28页
        2.2.1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第20-21页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1-24页
        2.2.3 温度理论模型的建立第24-28页
    2.3 实验结果的初步验证第28-33页
        2.3.1 模型建立思路第28-31页
        2.3.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对生物分子过孔的影响第34-51页
    3.1 溶液粘度对生物分子通过纳米通道的影响第34-43页
        3.1.1 实验方案及实验试剂第34页
        3.1.2 基于泊肃叶流量法测溶液粘度第34-37页
        3.1.3 粘度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7-43页
    3.2 溶液浓度对生物分子通过纳米通道的影响第43-50页
        3.2.1 理论基础第43-44页
        3.2.2 实验方案及实验试剂第44-45页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复合纳米通道对生物分子过孔的影响第51-58页
    4.1 复合纳米通道检测装置的制作第51-54页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1页
        4.1.2 氮化硅与聚碳酸酯复合孔的制备原理及工艺第51-54页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7页
        4.2.1 多通道检测第54-55页
        4.2.2 复合通道检测第55-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总结第58页
    5.2 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农业背景下面粉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研究--基于黑马面粉公司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唐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