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株洲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2页
    1.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12-14页
        1.2.1 城市公园第12-13页
        1.2.2 植物群落第13页
        1.2.3 植物景观第13-14页
        1.2.4 植物景观评价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城市公园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1.3.2 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调查研究概况第15-17页
        1.3.3 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概况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1.6.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6.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神农城植物景观总体设计分析第22-28页
    2.1 神农城概况第22-24页
        2.1.1 地理位置第22-23页
        2.1.2 自然条件第23页
        2.1.3 文化背景第23-24页
    2.2 神农城植物景观布局第24-28页
        2.2.1 主题立意第24页
        2.2.2 规划布局第24-25页
        2.2.3 设计原则第25-27页
        2.2.4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发展趋势第27-28页
3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调查分析第28-48页
    3.1 调查方法第28-29页
        3.1.1 调查范围及样地的确定第28-29页
        3.1.2 调查内容第29页
    3.2 统计方法第29-30页
        3.2.1 植物生长状况第29页
        3.2.2 群落郁闭度第29页
        3.2.3 灌草层植物盖度第29-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46页
        3.3.1 神农城植物种类构成分析第30-35页
        3.3.2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特性分析第35-41页
        3.3.3 神农城样地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及概况第41-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第48-70页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第48-51页
    4.2 AHP—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第51-54页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51-53页
        4.2.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53-54页
    4.3 AHP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第54-61页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第54页
        4.3.2 判断矩阵的构造检验及权重的确定第54-56页
        4.3.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第56-61页
    4.4 典型植物群落实例评价分析第61-67页
        4.4.1 植物群落景观评价Ⅰ级典型样地分析第62-63页
        4.4.2 植物群落景观评价Ⅱ级典型样地分析第63-64页
        4.4.3 植物群落景观评价Ⅲ级典型样地分析第64-66页
        4.4.4 植物群落景观评价Ⅳ级典型样地分析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70页
5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第70-76页
    5.1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第70-72页
        5.1.1 景观层次存在的问题第70页
        5.1.2 生态层次存在的问题第70-71页
        5.1.3 游憩层次存在的问题第71-72页
    5.2 神农城植物群落景观优化对策第72-74页
        5.2.1 景观层次的优化对策第72-73页
        5.2.2 生态层次的优化对策第73页
        5.2.3 游憩层次的优化对策第73-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6 结论与讨论第76-80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创新点第77页
    6.3 讨论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A 神农城调查与评价样地第86-94页
附录B 神农城植物名录表第94-102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员工的智能公交系统满意度评价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黄翅大白蚁后肠细菌来源木聚糖酶的纯化与基因克隆以及培菌白蚁菌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